本网讯 今年以来,山阳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十二五” 开局年机遇,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办好以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人口安饮水等民生八大工程建设。全年计划投资3.35亿元,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基本建设类项目180个,已开工152个,完成投资4500万元,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山阳县南宽坪镇万佛山村、裙子沟、漫川关镇猛柱山村和西泉乡茶壶岭4个高寒边远山区村,修通这4条通村公路,需要近4000万的资金,该县从前年开始动工修建,于今年元月份建成通车,解决了当地群众4200多人的出行难题,结束山阳县至今行政村不通公路的历史,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
2011年,山阳县将实施以水、路、沼气、基本口粮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89个,投资15045万元,着力解决43个村的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新修县乡路2条85公里,水毁道路1条26公里;新修县乡油路2条共85公里;改造道路309.8公里,桥梁6座,1109延米;新建口粮田5100亩,改造提高口粮田11100亩,田间设施配套4100套,土壤改良培肥地力6700亩,全县新建沼气500口户,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山阳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全县44万人,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该县今年将投资4500万元,对原来县医院进行整体迁址,新建占地50亩现代化综合性二甲级医院,投资405万元,新建农村医疗室用房20280平方米,加快高坝、十里、长沟等水毁医院乡镇新建工程,全力更新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满足群众看病需求。同时,投资4109万元,实施民生教育工程项目45个,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实施校安全工程、生活设施改造、卫生校园、特殊考试及灾后重建设工程;投资498万元,完成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面积3320平方米和区域性敬老院建筑面积3320平方米;住房保障工程项目3个,投资8312万元,大力发展廉租住房、农民安居工程、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89个,投资15045万元,大力实施农村水、路、沼气、基本口粮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社区服务体系工程项目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农村公益文化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27岁的童榜主家住山阳县牛耳川镇西沟村的半山坡上,去年“7.17”暴雨泥石流将他们家房屋吞噬,屋内家具尽毁,当时全家人几乎陷入了绝境,与此同时,相邻的段宗涛等9户家庭和他们的处境如出一辙。7月底,当地政府和村上积极筹措,在耳川镇西沟村给他们10户协调了一块连片地,实行集中安置,2011年春节期间,他们共同点燃鞭炮,10户灾区群众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房。“那一天,我们特别激动,县上领导也赶来为我们庆贺,并亲自给我们挂起灯笼、贴上对联,还和我们包饺子、拉家常,共庆乔迁之喜”。童榜主和在场的人回味起那一幕兴奋不已,心里觉得暖融融的。截至目前,山阳县共有4985户倒房群众搬入新居,占所有倒房群众5211户的96%。
为切实加强民生工程建设,该县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资金投入,项目管理,工程监督,目标考核等机制,抢抓国家突出保障改善民生政策和我省支持陕南突破发展等重大机遇,坚持发改、财政、项目主管部门三条线运作,积极与上级部门进行衔接,落实项目建设条件,争取更多的中省市资金支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将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完成时限等定期向社会和群众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新闻媒体监督。将民生工程明确项目责任主体,细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全力保目标任务、保资金投入、保施工环境、保建设成效。县政府继续实行领导联系民生八大工程包抓责任制,加大对各相关部门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建设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实行月检查、月通报、季汇报的工作机制,全力推动民生工程建设。(徐世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