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薛英平 周银祥 李治军) 商南法院不断创新审判、执行与法院管理工作机制,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优秀法院、党风廉政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被陕西省评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今年年初又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优秀法院”。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制定《审委会议事规则》、《案件评查制度》等系列案件质量管理制度,每年组织开展庭审观摩,书记员记录竞赛、案件评查等活动,着力提升案件裁判质量。对已办结的案件及时“回头望”,对正在办理的案件保持警觉,凡有信访苗头的,及时依法化解。先后办结案件3000余件,年平均结案率达98%以上,裁判正确率达99%以上。未出现一例因裁判不公而引发的当事人赴省进京越级访。2011年被省法院评为处理涉诉信访先进集体和“无执行积案法院”。
坚持审判“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东岗法庭干警冒酷暑,步行30多里山路深入城关镇曹营村,就地开庭,现场调解,经8个小时说服教育,成功解决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他们还邀请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0余名旁听案件审理10场次,邀请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400余件,增强了审判活动透明度,扩大了司法民主。该院三年共执结各类案件762件,执行率、实际到位率都在95%以上。
推行“阳光审判”,践行司法公开。利用网站、电子显示屏和案件公告栏等形式及时公开立案、开庭和审判信息,推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便利群众监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法院公信力。2006年6月,该院曾办结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商洛涉黑第一案,商州陈氏家族涉黑案。2年后,又受命审理丹凤“3·08”案件,在全省三级法院中率先建立廉政监督卡制度,上面详列当事人监督事项,案件办结后,群众将监督卡交给法院纪检监察部门。这一做法经上级法院修改完善后已在全省推行。
创新服务保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走下法庭,深入经济发展第一线,了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司法需求,化解由此导致的矛盾,是商南法院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他们进一步定位法院工作的标准,即“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进一步定位法院工作的职业追求,即“胜败皆服,案结事了”;进一步定位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即司法的公正与效率。采取设立巡回审判法庭、专业化合议庭、现场办理重点案件、提前介入纠纷处理等方式方法,及时妥善解决涉及重点疑难复杂案件,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法院工作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