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周晓)“我用的都是绿色饲料不含添加剂,出栏的猪经销商抢着要,这次我养的52头猪一共卖了124800元。紧跟支部干,农民有钱赚,跟着协会走,产销不用愁啊!”近日,商南县富水镇王家楼村五组村民汪锡发一边乐滋滋地数着厚厚的几沓钞票,嘴上一边不停地向笔者念叨着协会的好。像汪锡发这样依靠支部、协会帮忙进行生猪养殖、走上增收致富路的农户,在王家楼村有近百户。近年来,王家楼村采取“支部+协会+远教”的方式,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搞活农村经济,为当地农民增收找到了新路子。
2009年,王家楼村党支部组织农户成立了生猪养殖协会,协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每月月中和月末定时播放生猪养殖光盘,组织养殖户观看,还邀请镇畜牧站专业技术员就选种、饲养、防疫、圈舍建设方面向农户作全程指导。为了有效地降低和抵御市场风险,协会积极联系收购商,及时为会员农户提供可靠的营销信息,拓宽销售渠道。为提高协会影响面,调动村民生猪养殖积极性,村党支部还开展养殖示范户、科技标兵户评选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协会的带动下,该村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圈舍统一规划,品种统一供给,服务统一标准“三个统一”。目前,全村生猪存栏数达1501头,养殖户达84户。其中,养殖50头以上的达9户,养殖20头以上的达26户。
生猪养殖产业规模的扩大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全村修建沼气池117口,利用率达95%以上,改厕、改圈、改灶工程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养猪—沼气—发展蔬菜—美化家园”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目前,全村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3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3275元上升到现在的4471元。“站所+支部+协会+远教”的发展模式,使王家楼村走出了一条远程教育与党建、经济工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有效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充实了当地农民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