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东岳坡村的变迁路

东岳坡村的变迁路

2011-06-27 14:08:37

  本网讯(董明华 宋光栋)商南县赵川镇东岳坡村是赵川镇的东大门,分布在商郧路沿线。昔日的东岳坡曾经是“土墙石板房,穷得叮当响。土无三尺厚,种地望天收。光棍抄手门槛坐,望着蓝天傻等着,救济粮衣救济款,习惯照顾天天盼。”这个村在全县是出了名的破村、穷村,村集体负债累累,这是旧貌的真实写照。

  2006年9月该村被县上列为第一个村部建设的项目村,项目资金5.3万元,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5余万元,高起点、高标准建起了五间两层282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并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大厅、村民图书室、村级卫生医疗室、警务室和村民健身活动场所。

  东岳坡村紧抓国家通村水泥路建设补贴机遇,在这个仅有210户845人的小村里两年内完成通村水泥路7.3公里,打通土石路2.6公里,多方争取修路资金150多万元,全村由泥土路变成水泥路,彻底改变了以前晴通雨阻的现象。

  这里以前有村办小水电,电压只有150到160伏左右,尤其是枯水季节,电压不足,电灯不亮,电器停用。正如群众所说:“电灯没有火把明”。2008年,全村网电改造投资130多万元,安装了4台变压器,拉网电36公里。网电拉通的当晚,虽然是农村过小年,但群众高兴地挂起了灯笼,燃起了鞭炮,全村群众欢呼雀跃。一个群众说:“这次农网改造点燃了东岳坡村新希望。”

  吃水难一直是群众发愁的问题,2008年党支部书记王海青发动党员干部在全村找水源,向县水保局打报告要材料,并组织劳力挖管线。终于在党群的齐心协力下修通自来水四处,拉管线5000多米总投资40多万元,解决了全村800多口人吃水难问题。。

  基础设施改观了,村党支部一班人想着如何发展经济,建设新村。村党支部请专家前来考察适合发展项目,明确发展板栗、牲畜、食用菌和劳务四大产业。村两委会带领全村30多名党员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富水养猪、大棚蔬菜和茶叶产业发展,然后在本村党员中选派有一定基础的年轻人送到外面学习经验。一个养殖户两个养殖户就这样亲帮亲,邻帮邻,发展成为现在的2个畜牧养殖小区。仅余家沟养殖小区就有养猪大户7个、养羊大户3个,占地面积25亩。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中安置的办法,对全村8处近30户滑坡体地段的农户实施整体搬迁,三年来全村集中安置移民搬迁35户。采取政府补助一点、亲邻帮助一点、自家筹集一点的办法,对全村50多户石板房进行改造。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实行户户白灰搪墙、庭院硬化美化、水泥路入户、建三位一体,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全村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整洁的房子,宅前屋后,种上了花果林木,鲜花争妍、绿树成阴,成了商郧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相关阅读
  • 门楼的变迁 看社会变化

      本网讯(马宏涛 刘亚亚)商洛农村变了,变漂亮了。  商洛农村的楼门,变的更加美丽,更加迷人,更加大气。  我与生活商洛的许多人一样,习惯于用影像及文字记录商洛的变化,赞美商洛的变化。  记录的过程,...

    时间:02-20
  • 年货里的时代变迁

      本网讯(记者 苟杰)春节临近,置办年货也成了市民当务之急。在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年夜饭也许是一桌一年难得吃上一顿的好饭菜;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高兴的事也许是一件新衣服;但如今,好饭菜随时可吃,漂亮的衣...

    时间:01-29
  • 蒸汽技术与晚清中国社会变迁:清人曾误解其技术

      1840年6月,两广总督林则徐向道光皇帝报告:英军舰队中有三艘“车轮船”,“以火焰激动机轴,驾驶较捷。”  和他一样,当时的多数中国人见到蒸汽船的烟囱冒出来的烟,和转动的轮子,误认为...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