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董明华 宋光栋)商南县赵川镇东岳坡村是赵川镇的东大门,分布在商郧路沿线。昔日的东岳坡曾经是“土墙石板房,穷得叮当响。土无三尺厚,种地望天收。光棍抄手门槛坐,望着蓝天傻等着,救济粮衣救济款,习惯照顾天天盼。”这个村在全县是出了名的破村、穷村,村集体负债累累,这是旧貌的真实写照。
2006年9月该村被县上列为第一个村部建设的项目村,项目资金5.3万元,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5余万元,高起点、高标准建起了五间两层282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并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大厅、村民图书室、村级卫生医疗室、警务室和村民健身活动场所。
东岳坡村紧抓国家通村水泥路建设补贴机遇,在这个仅有210户845人的小村里两年内完成通村水泥路7.3公里,打通土石路2.6公里,多方争取修路资金150多万元,全村由泥土路变成水泥路,彻底改变了以前晴通雨阻的现象。
这里以前有村办小水电,电压只有150到160伏左右,尤其是枯水季节,电压不足,电灯不亮,电器停用。正如群众所说:“电灯没有火把明”。2008年,全村网电改造投资130多万元,安装了4台变压器,拉网电36公里。网电拉通的当晚,虽然是农村过小年,但群众高兴地挂起了灯笼,燃起了鞭炮,全村群众欢呼雀跃。一个群众说:“这次农网改造点燃了东岳坡村新希望。”
吃水难一直是群众发愁的问题,2008年党支部书记王海青发动党员干部在全村找水源,向县水保局打报告要材料,并组织劳力挖管线。终于在党群的齐心协力下修通自来水四处,拉管线5000多米总投资40多万元,解决了全村800多口人吃水难问题。。
基础设施改观了,村党支部一班人想着如何发展经济,建设新村。村党支部请专家前来考察适合发展项目,明确发展板栗、牲畜、食用菌和劳务四大产业。村两委会带领全村30多名党员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富水养猪、大棚蔬菜和茶叶产业发展,然后在本村党员中选派有一定基础的年轻人送到外面学习经验。一个养殖户两个养殖户就这样亲帮亲,邻帮邻,发展成为现在的2个畜牧养殖小区。仅余家沟养殖小区就有养猪大户7个、养羊大户3个,占地面积25亩。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中安置的办法,对全村8处近30户滑坡体地段的农户实施整体搬迁,三年来全村集中安置移民搬迁35户。采取政府补助一点、亲邻帮助一点、自家筹集一点的办法,对全村50多户石板房进行改造。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实行户户白灰搪墙、庭院硬化美化、水泥路入户、建三位一体,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全村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整洁的房子,宅前屋后,种上了花果林木,鲜花争妍、绿树成阴,成了商郧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