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张希锋) "在外漂泊那么多年,老人孩子照顾不上,一年到头也挣不下多少钱,现在政府给了我们这次难得的在家门口创业的机会,我一定好好珍惜,干出点名堂!"从外地返乡的农民工陈莉激动的说,自从她入住亚迪服务中心商州创业园区经营"张军擀面皮"以来,每天收入比在外打工强多了!像她这样政府三年内不收任何费用,并减免相关税费,大力扶持创业的,在该园区内有30多户,安置带动就业450余人。截至6月底,商州区共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8人,劳动力转移88781人,创经济收入的4.5亿元。
商州区创新就业培训、优质服务、劳务输出、民生社会保障、劳动维权五大机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服务。通过把培训班直接开办到乡镇、社区和村(组),提供上门送岗、即时服务、承诺服务、结对帮扶等援助,扩大小额贷款创业扶持范围,建设创业园区,实现居民医保待遇结算、审核、报销高效及时支付,实现"无盲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幅提升就业力。半年来,全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78人,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315人,发放岗位、社保补贴1529人658.95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
同时,该区通过转变创新,不断做大劳务转移"蛋糕"。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以数控加工制造、计算机、汽车驾驶等专业为重点,坚持集中培训与订单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全面加强劳务技能培训,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转移向技能型转移转变。目前,区上已在西安、新疆等地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立了16个劳务输出工作站,区Ⅰ级人力资源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并实现五级联网,建成了4个劳动力转移中介机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了大批量、成建制地向外输出劳动力,由分散型转移向组织化转移转变。区上还依托引进的延长集团商州氟硅产业园、比亚迪、华润万家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以及城区迅速发展的建筑安装、广告装修、餐饮住宿等行业,为本地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地就业岗位;组建了全市首家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促进农民就地转变为产业工人;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大量使用本地劳动力,实现由单一的域外转移向内外转移并举转变。利用农民工返乡创业热,为他们及时优先提供小额创业贷款,鼓励创办经济实体,实现创业就业和带动就业双赢,由输出转移型向创业转移型转变。今年前半年,全区劳务输出79697人,就地就近转移9084人,有组织输出46120人,创经济收入占年度计划的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