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井方东) 近期,商南县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有力抓手,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着力提高“七有”保障标准,广大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一是学有所教。安排资金1491万元,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蛋奶工程”,足额补贴农村中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和职中助学金。拨付资金781万元,支持鹿城中学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及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病有所医。全民医疗保险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农村新型医疗合作保险补助标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医疗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安排资金1588万元,保障了农村群众看病难、住院贵的问题,对2560人实施大病救助。拨付资金1100万元,支持县医院迁址工程和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三是贫有所济。拨付资金1860万元,保障了33051人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解决了19260人的灾民生活问题,为2352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住有所居。拨付资金2560万元,大力支持以东畈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足额发放城镇困难群众租房补贴,将绩效工资纳入住房公积金征收基数,并将住房公积金征收率由5%提高到6%,困难群众住房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五是老有所养。安排资金1100万元,保障2091名农村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为13420名农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农村养老难得到进一步解决。
六是就业有岗位。筹措资金581万元,支持县乡劳动力市场建设,为564名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对3430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再就业培训,城乡困难群众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七是乐有所娱。拨付资金38.6万元,用于县电视台播出系统设备改造、自然村广播电视维护,为20名学员到艺校深造补助学费,按标准补助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经费,大力实施农民文化广场建设,提高广大城乡农民文化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