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陈绍有)7月20日,记者在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村民马万霞的家里看到用旧皮纸包裹的1件,字迹发黄的"借粮收据"。右边写着;马德润先生名下小麦壹拾石玖斗小麦,此据(当即感激之急),加盖有印章,中间是石岩洞下新四军、八路军、游击队;经手人:郭秀,一九四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老房墙里有新四军的"借粮收据"
马万霞告诉记者说;爷爷是1997年83岁去世。当时爷爷在咽气的时候拉住我的手说,好娃哦,爷爷一辈子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遗产,你记住斜房的第四坂墙里有爷爷给共产党八路军贡献粮食的借据。我当时以为是爷爷在说胡话也就没有在意,直到2000年正月的时候我想翻盖新房子、拆老屋时,爱人说你记得爷爷生前说话吗,爱人的话,我并没有在意,记得是正月16日,来帮忙拆房的乡亲们也说你这是老房子说不定有宝贝哦,快吃早饭的时候,帮忙的乡亲们喊叫说,快来看,牛皮纸包有宝哦,我拿着一看包裹了好几层牛皮纸里竟是一张新四军、八路军的借粮收据单,猛然间我想起了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后来我拿着粮条子到安康、旬阳等地去找经手人郭秀这个人看是不是健在,一直没有找到,有人说在镇安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也有人说,郭秀当时用的是笔名,真名叫郭秀峰,就是历任359旅司令部的机要秘书,后来在八路军三纵八师人参谋长的大领导,你怎么能找到的。
中原部队身陷绝境当地百姓视为亲人
村里84岁的张国财老党员回忆说,树坪村自1932年就是红军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老百姓对共产党就有很深的感情。1946年鄂陕革命根据地的再次创建,给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尤其是给正在积极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的胡宗南部造成了直接的威胁。从1946年8月下旬开始,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与郑州绥署主任刘峙便从洋县、鄂西等地调来5个正规旅9个团,配合当地11个保安团,共5万元多兵力,对鄂陕边区进行"清剿"。当时是中原解放军团长孙光率领的四十三团,他们在胡宗南重兵不断围剿中,将部队划分为三个支队,分散行动,整天与国民党军队捉迷藏,兜圈子,部队晚上宿营在树坪村滑水河几十户的老百姓家里在,白天就在石岩洞的山间上和国民党部队出其不意的开战,晚上部队下到村里礼貌地喊着"大伯,大婶",向群众借宿,掏钱买饭吃。老乡们见这么和气的部队,问道:"你们是什么部队?""我们是当年的红军。"
乡亲们感到很亲切,红军是共产党的部队,是老百姓的部队,十年前曾在这里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看到部队指战员穿草鞋单衣,都热情地做饭腾床,招呼子弟兵。家里有粮的群众都自告奋勇的送到部队驻地,部队领导说借你们的粮食一律打借条,以后要还给你们的。40多天来频繁的战斗,村里群众有小石磨子一家人都忙着给部队推米面,有大石磨子的晚上套牛摸黑给部队官兵推米面,为的是让部队官兵能吃到一顿饱饭好打敌人。
支援部队,群众留下革命见证
"我中原部队在与国民党军艰难的对峙中,他们按照毛泽东主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指示,在当地群众中借粮留下借条,现在有的借条被群众视为宝贝之物收藏着,见证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再现了人民军队与人民之间的血肉之情,也再次证明了镇安县米粮镇是一块红色的革命根据地"。当地干部群众如实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