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贾书章 詹绪泽 盛祥立) 一条水泥路串起千家万户,房子掩映在绿色之中,村庄镶嵌在林海之间,农家小院前是一眼望不到边挂满果实的规范化核桃园。这是记者近日在柞水县干佑镇梨园村看到的情景。村支书袁正华望着挂满果实的核桃说:“今年梨园村仅林果业一项,预计户均可增收5000元。”
2004年,柞水县林业局投放核桃良种苗木,县科技局选派科技特派员负责技术指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做技术后盾。干佑镇党委、政府组织群众在梨园村逐步建起中林一号、中林五号、香玲三个核桃良种早实丰产新品种科技示范基地1000多亩。经过科学修剪、高接换优、施肥、防虫、涂白等科管措施,目前60%以上树木已进入初果期,平均亩产100公斤,总产值160万元,人均核桃收入1473元。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村上根据药用红豆杉生长的特性,投资40万元,采取“林药间种”模式,在优质核桃园中间种红豆杉。同时,在荒山上栽植板栗,对野生毛栗、五味子、二花等进行改良,建成板栗坡和药源基地,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800元增加到2010年的5135元。
今年,柞水县科技局与西安龙昌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又引进喜阴作物鸡腿菇进行林下小面积试种,推广“林菌间种”,实行“公司+农户+基地”模式,以提高单位附加值。科技局还牵头组织、协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核桃专家来柞,对生长3-5年的核桃树进行现场高接换优操作和培训,现已培育优良核桃采穗圃近100亩,仅此一项年收入过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