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李治军 赵见华) 在商南县赵川镇双龙村水泥路几十米长的大豁口边旁,一位头顶烈日,满脸汗珠的人指挥着几十个民工砌石修路。一打听,是双龙村的支部书记汪炳华,他告诉笔者,双龙村水泥路在去年赵川镇“7·14”特大暴雨洪灾中被冲毁,村上争取到投资300多万元的恢复重建项目。
“农民穷在观念上,干部穷在做法上。双龙村想发展,必须先人一步,快人一招。”汪炳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争取扶贫村发展互助资金,他骑摩托车翻山越岭行驶近200里赶到县城,吃便宜饭,住便宜旅馆,积极争取项目。有村民编了顺口溜说他:“穿西服、打领带、喝稀饭、吃咸菜。”经汪炳华争取,县扶贫局投入15万元,吸收了该村83户农民入股4.15万元,成立了赵川镇第一个扶贫互助合作社。合作社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扶持产业、带动基地、滚动发展、年终分红”的模式运营,村党支部引导合作社发挥扶贫互助资金的作用,帮助村民建茶园,种核桃,发展香菇等产业,先后嫁接核桃苗200多亩,发展茶叶600亩,香菇35万袋,培育起果、菌、茶等主导产业。全村茶叶人均收入500元,香菇人均增收3000元,核桃挂果后人均增收300元,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瓷实了。
“想办法帮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让他们过上体面幸福的生活,这是我对双龙村未来的初步设想。”汪炳华又在酝酿下一个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