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严晓锋 南华锋)“今年收稻子方便的很,生产路通了,收割机可以到地里了,农用车也能开到地边了……”这是山阳县法官镇姚湾村村民在秋忙前迎来的一大喜讯。
姚湾村是法官镇政府所在地,全村6个村民小组,582户,2384人,耕地面积1590亩。该村百分之九十的耕地都不在公路沿线,每到农忙时,村民都靠人力肩挑背驮来完成农作,费时费力,极不方便。今年5月,在全镇人大代表座谈会上,有代表反映姚湾村的生产路是群众极其关注的热点问题。法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大力支持姚湾村,积极协调连片扶贫开发项目,争取资金40万元,采取“一事一议”投工投劳等办法,于今年7月中旬开始施工。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高标准的完成了两条全长2.2公里,宽3.5米的水泥浆砌灌溉渠与堤路结合工程,村民称之为“生产路”,“生产路”的修通结束了姚湾村民多年来肩挑背驮下田耕作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