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方由朝)进入秋播的明显标志当数节气上到寒露了。谚语“寒露豌豆霜降麦”,说的就是进入寒露,得抓紧种豌豆种小麦。
今年的寒露是10月8日。可是10月15日,记者在商州区陈塬街道办事处上河村里却看不到忙碌的秋播图。村里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在家过周末的小孩,老人们三三两两悠闲自在地在门前聊天,小孩们在门前屋后玩着捉迷藏游戏。走进掩藏在树林中间的村里,大部分村民家的大门都上了锁,少数家中有人的也多是老人和小孩。正是下午4点多钟,暖暖的太阳照在房前屋后结满柿子的树上,红红的柿子,格外显得醒目。
上河村位于商州城西约5公里处,村支书李彩凤告诉记者,上河村村民10年前将他们怕干旱的坡塬地全部栽上了核桃树,5年前核桃开始挂果,粮田退成果园时,村民们也开始慢慢从田地里退了出来。从此村民们从一年四季的农忙中解脱出来。现在村民收入主要有两块,一是发展的优质核桃建园1600亩,人均1.2亩,近三年来,核桃产量年收入均在600万元以上,人均核桃收入4200多元;二是全村有600多人的劳务人员常年在城区建筑工地、开商店、做机械修理等,他们早出晚归,以现在的工价算,一对夫妇一天的收入就是200元左右,劳务上人均少说又是4000元。
记者来到核桃大户王侃平家,一进门就看到了一面“接树大王”的锦旗放在醒目的位置。锦旗上标明着2011年2月16日,商州区大赵峪办事处东西岭村所送。王侃平没有在家,他的爱人王淑霞说,现在这个时候是他们最闲的时候,核桃剪枝、施肥、除草和防虫也都不在时候,昨天她和老伴去城里卖了70斤核桃仁,前天还卖了100斤核桃,收入3000多元。说起今年63岁的老伴,王淑霞一脸的笑容。她说老伴虽不像年轻人一样出去打工挣钱,可年初他们还应邀到宝鸡去帮人嫁接核桃,不到一月他们挣了上万元。今年他家的4亩核桃,全部收入能有2.5万元左右,这样的收入两个人够花了。
与王侃平相邻的是刚过六旬的王胜平,说起核桃他也一脸的高兴。他说他和老伴两人看护着自家4亩地160多棵核桃树。今年核桃结得好,一棵树能收入200元,外加年初给人嫁接核桃树挣了近万元,他对自己一年的收入很满意。他和全村村民一样,家中都没有种粮的地了,所以,秋播时不忙不说还特别清闲。近日,他没事就和老伴在家砸核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把核桃砸成了仁,一斤核桃又能增值几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