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周银祥 李治军)“一次就领到5000块救助款,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这下就不用停药了!”商南县试马镇荆家河村60多岁的吴承华老人因颅脑损伤躺在病床上最近说。据了解,这个县像吴承华一样领到大病救助款的就有177名。
去年以来,商南县把涉及基础配套设施、农村饮水、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十件惠民实事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使一大批民生工程得到有效落实。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朝阳廉租房工程竣工,241户居民陆续入住,以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方式保障1304户,向248户职工家庭发放贷款1530万元,为110名需要购房的职工提取公积金213万元,二郎庙、大阳坡村86户439人搬进新居,城关镇二道河、梁家湾镇姚楼等4个贫困人口搬迁项目村已实现搬迁390人,城乡住房困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建成县级人力资源市场,13个镇劳动力市场办公房正在建设,城镇新增就业13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6万人。
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民参合补助标准由原来的80元增至120元,报销比例镇级由65%提高到70%,县级由50%提高到55%,报销限额由原来的以家庭为单位每户年报最高1.5万元提高到以人为单位,每人年报最高2万元;患癌症、白血病等患者最高年报销2.5万元;患重大疾病自付费用较高的患者还可申请大病医疗救助,在全县镇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药品“三统一”管理和药品“零差率”销售。
投入资金240万元解决了城区东岗供水难题,投资1486.8万元建成集镇供水4处、村级集中安全饮用水工程26处、分散供水工程80处,建设水源工程120处、蓄水池128座、截渗坝38座、铺设管道306.2公里,解决了3万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县城大型文化广场,10余个镇文化站,100个村文化活动室建成投用,城乡居民有了充足的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
重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3万人,积极争取省政府批准,提高了退休、退职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并及时为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对象发放养老金。
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76人,治疗精神病人120名,在富水镇建成了精神病残疾人托养中心,建立了残疾人办证系统,办证5000余份,还为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费。
实施“蛋奶工程”,全县义务教育阶段80所寄宿制学校1.6万余名寄宿学生全部吃上了营养早餐。
将30140名人均年收入低于1196元的农民,3683名月收入低于160元的城市居民纳入低保范围,解决了这部分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
此外,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和商南实际,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提高40%报销职工差旅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