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商州区委、区政府发出通知,周密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体要求是:全区总动员,修地超两万,形成区级有精品、镇办有重点、村村有工程、家家修农田的大干局面。目标任务是:全区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平方公里,新修改造基本农田2.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6万亩,解决安全饮水3.2万人。
一是合理规划。组成区镇两级规划队伍,结合群众意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完成规划市级重点工程5处,区级重点工程15处,每个镇(办事处)重点工程2—3处。填写工程登记卡,做到“一书、一表、一卡、一图”齐全,领导、干部、措施、时间、地块五到位,确保大干有战场,目标任务能完成。
二是快速启动。全面动员,集中领导,集中干部,集中资金,集中劳力,10月中旬重点工程先期启动,10月底全区490处农田水利工程铺开大干场面,采取机械施工、专业队伍与群众混战相结合的办法,11月初掀起大干热潮,12月中旬完成重点工程主体部分,12月底以前完成总体规划任务的90%以上,完成水利投资1亿元。
三是突出重点。工程布局以人口密集的“三沿”地带为主(即沿铁路、沿公路、沿村庄周围),以实施“丹治”小流域治理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退耕还林口粮田工程、中省补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库移民区后扶项目、灾后重建项目建设为重点,统筹兼顾、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形成规模效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涉水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各类涉水项目。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的形式积极参与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等方式,大幅增加农田水利投入,掀起新一轮农田水利建设热潮。
四是确保质量。区镇两级水务部门技术人员全部下一线,实行技术干部包抓责任制,技术人员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旁站监督质量。严格按图纸施工,严把工程材料、施工程序、隐蔽工程、阶段验收等关键环节,重点工程实行“六制”建设,坚决执行工程质量追究制,保证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