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宁江平)今年以来,柞水县紧紧抓住国家大兴水利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多方筹资8100余万元,实施流域治理、城乡供水、拦沙蓄水、基本口粮田和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00余处,全县水利设施得到健全,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资源配置能力和使用率极大提高,为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防洪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县级财政专项投入、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引导社会资金补缺和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4000余万元,实施了县城桃园蓄水工程和干佑河石镇湾潭子段630米、桃园段西侧730米、营盘镇南头380米河堤工程,完成了社川河、金井河沿线集镇和人口密集区60余处水毁堤防修复工程,完成标准化堤防建设20公里,保护人口3.1万人,保护耕地2.8万亩,水利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
二是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连片推进的原则,实施了杏坪镇铁炉村和严坪村、凤凰镇清水村和东垣村、红岩寺镇本地湾村、小岭镇常湾村、曹坪镇中坪村等23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新修改造农田11000亩,其中新修2100亩、改造提高5200亩,土壤改良3700亩,人均净增0.2分地,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三是城乡供水能力提升。县城供水工程已完成取水枢纽、水处理厂及其附属工程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22公里输配水管线埋设工程基本完工,预计年底可投入运营。对全县农村饮水工程进行全面排查,投资180万元对存在问题的杏坪镇联丰村、小岭镇常湾村、凤凰镇清水村等32处饮水工程进行了修复。新建了瓦房口镇阳坡村、蔡玉窑镇湘子沟等18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人饮困难10320人。
四是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坚持整流域推进的原则,积极整合基本口粮田、防洪工程、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狠抓“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流域治理项目建设。投入800万元,完成了下梁镇高垣和干佑镇红火沟两条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平方公里,有效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
五是水产养殖起步良好。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宣传、示范引导”的原则,不断优化养殖品种,积极推广先进养殖方式和管理经验,共扶持发展以虹鳟鱼、黄辣丁等品种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大户11户,其中常规养殖户6户,养殖水面300亩;以大鲵养殖为主的特种养殖5户,现发展大鲵5000余尾(有种鲵120尾、商品鲵2000余尾、幼鲵3000余尾)。预计,今年水产品产量可达200余吨,实现产值3500万元,有力带动周边群众转产就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