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陕南文化强县目标,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倾力打造河洛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洛南地处河洛文化交汇带,人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河图》、《洛书》、仓颉造字、花石浪遗址和旧石器遗址等文化资源全国闻名。在“十二五”期间,该县将建花石浪遗址公园、旧石器考古博物馆、仓颉造字遗址公园,对文物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以延续历史文脉。同时对陕南唯一的纵轴式古建筑洛南文庙进行修缮,使其保存传统风貌。大力推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建设静板书传承基地,使其得以完整保存,使洛南优秀传统文化传之久远、荫泽后世。该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依托“华山夏都”、“汉字故里”、“河洛文化”等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关天经济区生态旅游基地,实现南北双线开发,阳阴互补,形成“大华山旅游圈”的名山效应。同时打通周边大交通,融入周边西安、洛阳、武当、栾川、少林寺五大旅游圈,与大华山连接形成“秦岭—伏牛山”旅游走廊,重点建设华山南区旅游风景区、秦岭南麓百里文化旅游带、老君山道教文化风景区、华严寺佛教文化觐区、华阳登华体验区等,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明星旅游城市,到“十二五”末,努力实现全县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达到4.5亿元。
打造精品文化,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修建洛南县文化体育中心和书画艺术馆,在中心镇建设一批功能实用、标准较高、覆盖面广的文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共享和信息服务平台。每年创作一批具有洛南本地特色的精品力作,创作排练大型秦腔传说剧《沉香石》,诗舞剧《药王颂》,向人民群众奉献更多更美的精神食粮。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实施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对民间文学艺术、工艺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加工、包装,加快研发“河洛”、“仓颉”系列文化用品、纪念品和工艺品,做大奇石、盆景、花卉、麦杆画文化产业,努力推出富有洛南特色的文化系列产品,着力打响“洛南十三花”餐饮品牌,不断促进洛南静板书、担芯子等民间艺术上水平,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程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