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刘晓涛)2011年,柞水县国税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入库税款19954万元,比2010年增收税款6009万元,增长43.1%;是2009年国税总收入的2.06倍,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的预期目标。
三年来,该局牢固树立"税源有限、管理无限"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科学治税观和组织收入原则,坚持走科学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之路,积极应对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不利形势的严峻考验,紧紧依托"五大管理"为堵漏增收拧紧"安全阀",保证了税收收入的完成。
加强基础化管理。该局严格落实三级一线巡查制度,不断强化户籍动态管理,有效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严把领购、使用、缴销关口,规范发票日常管理,对全县所有纳税人票种进行核定和“拉网式”检查,实现“以票控税”。不断加大发票专项整治和农副产品加工收购、“家电下乡”、成品油销售等行业的稽查力度,实现“以查促收”。
加强动态化管理。根据年度目标任务,科学测算、合理分解税收收入计划,坚持收入月度分析报告制度,按旬、月、季全面预测税收形势,准确掌握收入动向,并强化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确保了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加强重点化管理。健全重点税源档案,着力完善重点税源监控指标体系,细化预警管理办法,强化重点税源风险识别,健全快速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实现了对重点税源的全方位有效监管。
加强专业化管理。强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抓“龙头”保增收;强化行业分类管理,通过生产成本动态核算、产品价格走向跟踪、严把进项抵扣关口等方式,加强了对矿产采选业的源泉控管;加强信息比对、摸清真实价格,有效杜绝了摩托车销售行业"高卖低开"的违法现象;逐户建立档案、定期进行价格类比、加强发票监管,有效规范了农副产品收购、加工行业的税收管理;加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各税种管理,为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
加强信息化管理。稳步推进税收综合征管等各个应用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力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定期与工商、地税、质检部门进行户籍信息交换,加强信息交流共享,提高了税收管理的针对性;积极开展网络版普通发票推广工作,严格落实发票代开与税源管理的信息交换制度,全面推行征管档案电子化,将"信息管税"真正落到实处,为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