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杨晓建)洛南县洛源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充实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全力促进便民服务加强年活动深入开展。
这个镇党委把全镇14个行政村划分为四个片区,实行镇干部联村、村级干部联组、组级干部联户,分级包抓,明确镇包村干部为代办员、村干部为协办员,将所有代办员和协办员的姓名、联系电话、服务事项等在村务公开栏中予以公开,方便群众。对群众办理的事项逐个登记,及时答复,限时办理。要求所有干部每月至少用10天时间走访群众,一改过去“干部动嘴群众跑腿”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镇党委还在服务大厅设立党务、政务、生产经营、卫生、文化、法律、资讯等七类服务事项;在村三个中心设立证照代办、公共服务、生产生活、矛盾纠纷调处、咨询宣传等五类服务事项;所有镇属单位根据工作职能,设置多个便民窗口,为群众提供低保、医疗救助、五保、助残、就业等服务项目,按照“咨询、受理、协办、报送、反馈”的程序,全面落实解决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根据群众愿望,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增加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致富信息等内容,努力做到服务内容全方位。镇党委在健全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的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和便民服务意见箱,畅通群众咨询和反映渠道,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秦河村离镇上往返80多里,78岁的刘卫富未办身份证不能领取养老保险,推行便民服务制度后,村代理员汪民娃及时联系派出所为老人办理身份证,老人领取到养老保险金后说:“现在就是方便,群众只要动嘴说事、干部就会跑腿办事,再也不用跑冤枉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