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见习记者 李妮)初春三月,记者来到了位于商山脚下的丹凤商镇商山村,走进村里的卫生所,采访了该村的赤脚医生彭帮怀。
彭帮怀1978年高中毕业后干上了村里的赤脚医生,一晃三十多年了,这些年里经彭帮怀医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医疗室里老百姓给他送的锦旗挂满了整个墙壁。彭帮怀说,他之所以会选择赤脚医生这个行业,是因为他母亲有心脏病的缘故。高中快毕业那年恰好丹凤县卫生系统在当地挑选一批赤脚医生,他不假思索就报了名。经县上在卫校统一培训后,他正式踏入了赤脚医生这个行业。
彭帮怀说,刚参加工作那些年,医疗设备十分简陋,除了一个药箱,几片普通的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别的就少得可怜。村民有个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等小病经他诊治后很快就好了,但是碰到村民稍有个大病、重病他就有点犯难了。尽管艰苦,但作为一名赤脚医生,彭帮怀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村里人服务。遇到农忙时节,有时来田间地头找他看病的人很多,他常常要停下手里的农活,背起药箱去看病。尤其是流感时期或流脑时期,作为赤脚医生的责任更大更辛苦,他不但走家串户发药,还得讲解预防知识。
彭帮怀说这些他都觉得没啥苦的,最怕的就是刮风下雨天,因为要去十几里外的村子出诊,山路泥泞车骑不进去,只好走着去。走十几里的山路,满满的一箱药压得他有时都喘不过气来。彭帮怀说,现在年纪大了,有时都有点力不从心了,但是村民一个电话,他又会积极赴诊,认真地为病人看病打针服药。他治得了的,就一心一意尽力去治。治不了的,就建议病人家属送病人去医院治,有时还亲自陪着送去。
彭帮怀说,现在,像他这样的赤脚医生也有了一定的福利和待遇,看病盈利外还拿上了国家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