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抓文明,从思想建设入手、从组织建设激活、从作风建设着力、从制度建设施招、从活动开展推动,深入开展"新型农民、致富能手、好媳妇、文明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全镇7个村创评覆盖面达80%,群众参评率达90%以上。同时加大措施,以党风廉政推文明、创先争优争文明、学习型组织树文明、"三联共建"创文明、"四好班子"提文明、升级晋档固文明等活动方式加速全镇政治文明建设。镇辖7个村中2个村达到一类村标准,4个村达到二类村,1个三类村,使文明创建工作得到巩固。
三、创建固基 彰显成效
1、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紧扣工业强镇战略不放松,以循环经济为抓手,以文明创建为动力,全力打造工业园区,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1.455亿元。一是招商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镇党委、政府以"解思想,引项目,促发展"的思路为出发点,立足实情,狠抓招商工作。近五年来,共引进投资18.5亿元,到位资金11.3亿元;二是项目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引擎。几年来,共实施大西沟铁矿90万吨扩能项目、200万吨钒钛磁铁矿采选项目、120万吨球团、陕西银矿深度开发等重大项目28个。实施农村沼气、通村水泥路、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6个;实施卫生院、中心校、农村书屋建设等公共服务项目118个,推动了镇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是民营个体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两翼。先后发展了全丙加工厂、宝丰建材公司、佛香缘香厂、修理加工产业社等一批有影响的民营企业,五年来新增个体工商户260户,安置就业400余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稳步推进"三农"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加大农民农业科技培训。大力普及作物良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治等农业实用增产技术,使全镇粮食产量稳定在3800吨。二是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镇建蔬菜大棚达到120亩、产业基地15个、农业生态小区1个。三是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累计新修水利800亩,土地加工提高1300亩,保持水土流失9800亩。四是引导农民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
3、城镇建设成效显著
该镇党委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因地制宜,使小城镇建设工程成为全县的样板。一是全力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居民安置示范点7个,380户、1488人,其中有两个标准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二是全面改善居住环境,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实施农村新型能源工程,累计建设沼汽池1225口,太阳灶300口;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镇7个村均拉上了自来水,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实施了农村"四改"工程,农村院落绿化美化工程和镇区绿化亮化工程。形成"一路一景、一街一色",打造镇区绿色走廊,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要求,全面建设两型社会。
4、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围绕农民增一个收中心,做强劳务、三产、林果、畜牧四大产业,抓好惠农政策落实、特色优势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五项工作。全面抓好畜牧生产,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畜牧基地;优化林业生产管理,板栗嫁接改造3000亩,板栗基地建设3355亩,核桃高接换优600亩;五年来,先后举办了种植、养殖、电工、加工、厨艺和家政服务等方面内容的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32万人次,2011年创劳务收入5000多万元。2010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2011年达到6017元,年年稳步增长,连续三年被商洛市委评为农民增收先进乡镇。
5、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该镇党委、政府统筹兼顾,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有序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日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长足发展广播文化事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使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