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李正杰 贺瑾)近年来,柞水县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拓宽消费监管渠道,延伸消保维权触角,加强“一会两站”建设,构筑起纵横联动、覆盖城乡、反应快速、执法有力的12315消费维权网络,被当地消费者亲切地称为“消费维权保护伞”
2011年2月,西安的刘先生在柞水某景区旅游时,因未带身份证件,景区未按照相关规定对两个小孩实行半价优惠,刘先生向消协进行投诉,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及时赶到景区,帮助刘先生追回门票款40元。同年6月,李女士购买的某品牌太阳能因阀门漏水将房间的墙面和门泡坏,造成经济损失3800余元,消协工作人员调查发现该阀门不是原厂配件,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太阳能销售方承担了房屋维修的费用3800元。而这只是 “一会两站”解决群众投诉中的一小部分。
为加强“一会两站”建设,提升12315的社会形象,实现“投诉不出村,维权到基层”的宗旨,该县工商局在全县建成乡镇消协分会13个,村级联络站和投诉站89个,景区、超市、学校、企业等单位设立站点21个,并聘请维权联络员,设立公示栏,方便消费者投诉咨询。2011年柞水县“一会两站”共受理消费者投诉86件,受理消费者咨询900多人次, 为农民换回经济损失6万元,成功调解了一批影响较大的消费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