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苏晓鹏)为实现新一轮平安建设大跨越,争创“平安商南”建设工作品牌,该县党委、政府坚持把平安建设工作列为全县“一把手”工程,做到在领导上加强、力量上倾斜、经费上保障、责任上靠实,确保平安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强化组织保障。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县综治委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县委政法委,专门负责平安建设工作的日常安排、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各镇、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机构,党政一把手为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对辖区的平安建设工作亲自安排部署,亲自调查研究,亲自解决突出问题。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机构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强化责任保障。坚持把平安建设、维护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有机结合,县、镇、村(社区)层层签订《平安创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综治成员单位包镇、镇级领导包村(社区)、机关干部包组、治安中心户长包户的办法,逐级夯实责任。要求各综治成员单位每月深入包联镇检查指导工作不少于两次、镇包村干部每周到包联村督促落实工作不少于1次,村(社区)每周向镇包联领导报告工作1次、县综治成员单位和镇每半月向县级包联领导汇报工作1次。自上而下形成了逐级负责、共同协作、定期汇报的工作模式。
强化制度保障。结合全县平安建设工作实际,按照领导责任划分、履行职责评查、考核结果运用、协调联络机制四方面内容,实行平安建设综合治理月通报、季研判制度。县综治办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及信访稳定情况,实施责任倒查,研究整改措施;每季度向县综治委汇报一次平安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研判分析形势,解决突出问题。继续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综治实绩档案,严格兑现“一票否决”办法,对社会治安问题较为突出、群众意见较大、长期处于落后状况的镇(单位),坚决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对因领导不重视、工作不力、严重失职导致本辖区(单位)出现重大社会治安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对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直接责任人予以一票否决。
强化经费保障。该县从2010年开始将综治经费提升为县、镇人均各0.5元列入财政预算,不足1万人的镇按5000元划拨,实行专户管理,一次性拨付到位。同时,今年该县又多方列支资金800余万元用于技防建设,专门召开技防建设推进会,规划在县城所有居民小区、繁华街道、重点单位、公共场所、案件高发区和大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企事业单位等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241个;将县城划分为三个网络化基本单元,增置3台流动巡逻警务车,对城区实施网络化、全方位、全时空巡防监控;实施三级公安检查站建设,计划在全县建立9个公安检查站,其中一级环陕省级检查站3个、二级环市市级检查站2个、三级县城主要道路出入口检查站4个,密织全天候监控防范大网,不断提高警情发现率、案件预防率、嫌疑犯抓获率和视频应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