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储茂龙 党菲)柞水县石瓮镇东甘沟村把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坚持“四个到户”,实现“四个突破”,做到“四个结合”,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
一、坚持“四个到户”,在夯实责任上下功夫
一是建档到户。通过调查摸底、走访调研,以人均纯收入和收入来源为标准,将农户划分为四种类型,确定致富型农户83户、发展型59户、创业型34户、扶贫型31户,建立信息卡、册,逐户分类建档。二是目标到户。依据每个家庭建档类型,确定年度增收目标,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既帮助选定特色养殖、旅游产品包装、农家乐等短平快项目,又考虑陕南民俗村、云台山开发等长期项目,因地制宜,一户一策。三是措施到户。开设“富民课堂”,开展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等培训13期367人次;对产业发展重点户、困难户,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重点扶持,以奖代补对经营示范户、产业示范户进行奖励;积极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小康示范户等创建活动,营造人人参与、户户争先的良好氛围。四是帮扶到户。坚持“两书一卡一册”制度
,落实党员、干部的帮带责任,实行重点包抓,任务分解到户、到人。发放《农民增收明白卡》203份,党员示范户、致富能手与困难农户结成帮扶对子,细化帮扶内容,落实增收项目。
二、实现“四个突破”,在促农增收上见实效
一是壮大主导产业。投资350万元开发云台山祖师庙、千年古银杏观赏园等旅游景点,发展农家乐31家,争取国债资金300余万元修建通村油路4公里,投资20万元完成了入口牌楼工程,景区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旅游、绿色农产品、特色养殖三大增收项目,建成了千亩银杏园和火地沟千亩野生五味子改造示范园,栽植银杏苗12万株,板栗1万株200亩,优质水杂果100亩,桑园600亩,形成了一组旅游、二组林果、三组绿色农产品的产业格局。三是扩大劳务输出。按照“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云台山旅游开发公司,培训、安置剩余劳动力200余人。实施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为主要内容的“人人技能工程”,培养和扶持外出打工带动型能人86人。四是加快设施建设。争取资金97万元,
新修村级公路10公里;建设人饮工程2处,解决了190户730人的饮水问题;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完成居民房屋涂白和改灶208户,改厕改圈186户;规划移民点4处,整体搬迁高山居民92户442人,“新村庄、新产业、新农民、新风貌”的雏形已基本形成。2011年东甘沟村人均纯收入达8633元。
三、做到“四个结合”,在整体推进上做文章
一是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为了进一步深化村情认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学习培训、深入组户调研,召开村“两委会”会议8次,村组会议12次,村民大会6次,发放征求意见表160份,查找并解决“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各类问题43件,收集意见、建议5条,落实整改措施5项。二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栽植绿化树木6万余株,新修公厕3座,安装路灯13盏、仿生垃圾箱100个,修建景区楼牌2个、农家乐柴门14座,新建徒步人行道4公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三是与村班子任期目标管理相结合。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书,提出奋斗目标,明确年度工作任务。村党支部将任务细化分解到班子成员,逐一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实行每月一评比、季度一通报、半年一小结、年终一考核的管理制度。四是与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行“一册两聚四会”、“一议四公开五会签”等制度,对凡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严格按照民主决策程序进行商议,提交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及时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