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贾书章)今年50岁的桑福禄,是山阳县高坝店镇寺沟村的护林员,他28年如一日,坚守在家乡的这片大山沟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山大王”。
4月21日,我从县城乘坐开往高坝店镇的公交车,从寺沟口下车,进沟步行十多里山路,沿途看到,沟沟岔岔的山坡地,到处都是核桃林、板栗林。
当我在桑福禄家屋后的山坡上见到老桑时,他正在嫁接果树,他一边干活,一边和我聊起了他当“山大王”的经历。
上世纪80年代初,桑福禄高中毕业后在山沟里办过面粉加工厂,后带着妻子到广州办了几年饭店。1984年秋季,他在回家看望老人时,沿途看到人家外地核桃林和板栗林一片接着一片,直看得他眼花缭乱。回到家里,听到父亲说他家沟垴对窝子坪原来的集体林场坡地都荒芜了,原有的一点松树和杂木也被人砍伐一空,桑福禄听了心里十分难受,他是山里娃,从小在山里长大,对家乡的大山有着很深的感情。经过认真考虑,他决定不去广州开饭店了,就安下心来在家照顾老人,上山植树造林,依靠建经济林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当时,村里人都对他放弃轻松钱不挣,回山里当“山大王”表示不解,甚至有人还说他脑子有问题。桑福禄的父亲鼓励儿子:“我娃的想法对着哩!不管别人说什么,你只要坚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好。”他的妻子很理解丈夫,同他一起上山挖坑栽树。有了家人的支持,桑福禄干劲更大了。
1985年春季,桑福禄在高坝店镇党委政府和村干部的支持下,承包了村集体林场520亩坡平地和周围1580亩荒山。他把在外开饭店做生意挣的10多万元积蓄拿出来,镇上扶持3万元,从亲友处借2万元,又从信用社贷款3万元请来当地人投工开挖条田,育油松苗50亩。他从县林业局买回核桃板、栗树苗栽植嫁接。为了掌握核桃、板栗嫁接技术,桑福禄买来果树嫁接技术书,一边自学,一边实验,并虚心向县里和市上的嫁接技术专家学习,通过努力他不但学会了嫁接技术,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嫁接能手,经他嫁接的树成活率几乎100%。短短5年,他发展核桃、板栗690亩,栽植油松500亩。到1995年秋季,他的园子所产核桃、板栗除去成本还清外债,净挣了2.5万元,并逐年增长。到2000年年收入13万元。有了钱,桑福禄将自己家里的房子盖了起来,硬化了院子,村里人再也没有人笑话他了,都称他是好样的。
桑福禄富了不忘帮衬乡亲们,他为菜子沟贫困户王仁有捐赠2600元,并帮他贷款3.5万元,建起核桃、板栗园550亩,年收入达2.8万元,帮助他走上了富裕路。在他的带动下,沟里40余户乡邻发展经济林480亩,都增加了收入。桑福禄说:“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这几十年来也吃了不少苦,但有付出就有回报,只要看一看咱这里的满眼青山,我就觉得自己的“山字经”是念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