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屈丹军)近年来,丹凤地税局不断探索税源控管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构建以"政府主导、财税主管、部门参与、信息支撑、考核督办"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全面提升地方税源控管水平,实现了部门协税职责明确,涉税信息共享,以票控税有力,征管成本降低,收入稳步增长的目标。
构建领导保障机制。积极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建言献策提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思路和设想,争取县委政府支持出台了《丹凤县地方税收保障办法》,成立了"县综合治税领导小组"。该《办法》从制度层面明确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镇政府的协护税职责,信息报送要求及保障措施。还促成与税收征管联系紧密的工商、国税、财政、城建、国土、发改、公安等部门建立起定期协作互动机制,并按照"社会综合治税信息交换目录"进行涉税信息定期交换。
构建信息交互机制。丹凤地税局高度重视涉税信息对税收征管的积极推动作用,并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建议政府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建立涉税信息交换平台,制定《涉税信息传递办法》,要求各镇和相关部门按规定时限、内容及方式将相关信息资料传递到指定网站。税务机关将获取的涉税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定期发布信息分析利用成果。各相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通过该信息平台提取相关第三方数据信息,实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
构建部门协作机制。在社会综合治税框架下与相关部门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单向协作机制。一是委托工商部门在办理企业新设登记时,向服务对象发出《涉税风险提示通知书》,提示纳税人按期办理税务登记和申报缴纳印花税;二是委托国税部门代征零星换票、双管户发票补税应附征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三是委托城建、交通、水利部门代征零星分散的流域治理等工程建设税款;四是委托财政局工资发放中心代扣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薪金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构建督办问责机制。建议县委政府建立健全综合治税考核考评机制,将乡镇部门的综合治税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政务督查督办范围。对怠于履行协护税职责,导致税款流失或干扰税收执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督查问责、通报批评。
截至目前,丹凤县地税局已通过税源保障机制累计获取协税单位实时传递的涉税信息资料98户(次),纳入协助控管的重点税源项目93个,增收税款1190万元,追缴陈欠56.5万元,委托相关职能部门代征税款630余万元,社会综合治税成效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