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南星)夏日的洛州,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走进蟒岭下的三要镇北司村,平坦如砥的公路,麦浪翻滚的农田,气势壮阔的门楼,整齐靓丽的民居,一幅新农村美丽宜人的景象映入眼帘。
北司村移民新村是2010年由省、市、县实施的移民新村建设工程,总投资560万元,集中搬迁、安置移民59户239人。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强介绍说,“在新村建设中将农村‘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目标和‘五个全覆盖’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安装电路、自来水、有线电视光缆、下水管道。新村统一进行了道路硬化、门前绿化、整体净化和美化。”
说起原来的生活环境,今年65岁的老党员张高记至今难忘,“以前来回出行都是走路,去街上买个货,来回需要半天。孩子上学要走好几里路,由于路远,孩子从小学就开始住校,周末才能回家,冬天下雪,父母都得去接孩子。”
村民李怀军热情地邀请笔者到他家坐坐,干干净净的小院,宽敞明亮的房屋,房间里电视、冰箱、音响、洗衣机等一应俱全,铺着地砖的屋子里摆放着沙发、茶几。李怀军说,他家原来住在四组,山高路难走,两个儿子一直打光棍,这也成了他的心病。搬进移民新村后,两个儿子都将媳妇娶进了门,老伴戴着老花镜忙着给将要出生的孙子绣着小花鞋,全家的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走进宽敞明亮的农家书屋,挂在墙上的这幅标语吸引了笔者的目光。这个100平方米的书屋拥有图书近4000册,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医疗、卫生、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免费开放。村民亲切地将书屋比喻为他们增收致富和精神生活的“百宝库”。健身广场上,一对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拉着手,合着民间乐器和富有地方特色乐曲的旋律,正在唱着,跳着,乐着……“党的政策太好了。自搬进新村之后,生活变了许多,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移民新村农民王德才高兴地说。
笔者了解到,北司村农民搬进新村后,科技种田、增产增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了确保移民实现彻底脱贫、早日奔小康,能够“住得稳、住得下、过得好”,“有地种、有事干、早致富”,北司村两委班子组织移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制定了以“烟、药、瓜、桑、劳务等为主线的五大主导产业,并以此带动村域经济的长足发展。村里面粉厂、楼板厂日益壮大,西瓜远近闻名,红参、桔梗、黄芩等药材的种植畅销,免烧砖厂也准备引进先进设备……
说起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朴实的北司村农民喜在心里,笑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