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徐世旺)今年以来,山阳县坚持以“项目建设服务年”活动为抓手,千方百计争投资,矢志不渝兴产业,全力以赴上项目,截止5月底,全年安排的69个重点项目开工59个,完成投资22.9亿元,列入市级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9亿元,占年计划的52.3%,提前一月实现“双过半”。
项目建设惠民生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凝聚各种资源、各方力量的重要载体,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是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山阳县在重点项目酝酿、规划、申报、实施等过程中,始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建设幸福山阳的重点来抓。把规划区域布局优先放在农村水电路建设、教育医疗卫生、通讯工程等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项目上,全力做好县医院迁建、西河新区、山阳中学扩建、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经济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省道、县道改造步伐,积极实施“通达”、“通畅”和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改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等级,逐步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全年安排重点项目69个,已开工59个,完成投资22.9亿元;9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8个,完成投资1.98亿元。过长路、板长路、石漫路改建等县乡公路建设工程全面实施,银照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竣工,村级水毁公路修复完成354公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3亿元,同比增长35.9%。
不断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实施了以民生工程基本建设类项目160个,总投资76959万元,止6月底,已开工建设项目157,开工率98%,已建成项目43个,完成投资53570.8万元,占年计划69.6%。治理水土流失65平方公里,新修、改造基本口粮田5800万亩,新修通村水毁公路50个村354公里,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79万人。实施移民搬迁3800户1.4万人,实现脱贫8500人,有力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
该县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目标,大力实施县城“西进东扩、南优北升”工程,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在县城建设过程中,该县采取绿化美化亮化齐上、新建改建扩建同步的工作举措,计划4年筹资11.4亿元,加快城镇建设,倾力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将西河新区路网、十里大道等5个市政项目与山阳中学扩建、城区三中、县医院迁建等5个社会事业项目划分为四在片区捆绑打包,通过BT模式招商引资建设。河南新区开、南大街东延、体育场建设、丰阳大道及西河大道建设、隆昌商城建设和苍龙山森林公园等一批县城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建成,西河新区路网、十里大道、山阳中学扩建、城区三中、县医院迁等市政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县城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使山阳县城总体效果初步由“一”字型向“人”字型发展,形成“四纵七横”建设格局,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可容人口10万人,努力把县城建成道路畅通、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山城。在小城镇建设中,积极实施23个镇政府所在地1.5-2万人、1万人、5000人三种标准进行建设。重点抓好漫川关省级重点镇建设和色河、户垣、高坝、中村、天竺山5个小城镇建设,每镇投资1000万元,着力打造一批旅游名镇、商贸重镇。努力到2016年,全县形成以县城为主体、重点镇为支撑、中心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格局。辐射带动城乡集贸市场的发展,培育和繁荣商贸市场,带动周边群众快速走向致富路。
项目建设促发展
近年来,山阳县紧紧围绕“做大矿产开发,做强医药化工,巩固建筑建材,提高农产品加工,加快水电开发”的思路,紧扣产业发展、技术改造和企业改制主线,整合矿产资源,组建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三大集团公司,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在县级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落实项目前期费1000万元,策划包装项目,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库,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了县域工业园区二期1000亩土地征收工作和西延跨河大桥建设,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00万元,今年新入园企业6家,年初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各部门,制定了《山阳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设立奖励基金600万元,鼓励全民招商。1-5月,签约项目22个,其中合同项目1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8亿元,同比增长84.6%。
利用中小企业担保工作部平台,加强同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沟通,积极开展银企合作交流,申报企业担保贷款3000余万元,为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短缺发挥积极作用,实现项目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该县以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主战场,整合项目资金和贴息贷款资金2亿元,筹集水泥5.1万吨,启动了51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重点加快基础设建设、畜牧养殖、特色药业、劳务输出和农产业产业化建设,全县新发展林果基地5.6万亩、药源基地2.89万亩、九眼莲等特色产业基地9700亩畜禽饲养量达到396.11万头(只),肉蛋总产量到3.11万吨,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万人,创收4.2亿元,初步实现了串户入户道路水泥化、农户场面硬化、房屋白墙化和院落景观化。设立工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着力培育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促龙山药业、必康制药和金川丰幸皂素化工企业满负荷生产,带动黄姜等中材药种户增收,全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5农,年销售收入过亿元2家、3000万元以上5家,500万元以上8家,建成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29个,注册专业合作社172家,发展经济人队伍2600人,先后认证无公害产品32个,山阳核桃、茶叶、九眼莲等农民增收产品品牌逐步形成。在重点项目的拉动下,1-5月,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23.39亿元,同比增长17.6%。财政总收入11763万元,同比增长45.8%,其中地方财政6907万元,同比增长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