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王勇)近年来,丹凤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从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六个方面入手,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使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党风政风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开展廉政教育,增强各级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基础和治本之策,不断拓展思路,创新载体,力促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实现新突破。今年来,全县统一制作发放党风廉政建设学习笔记610余本,科级领导干部累计讲廉政党课50多场次,组织30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赴市参观了全省反腐倡廉成果展,组织300余名科级领导干部到县烈士陵园和廉政教育中心集中开展观廉和廉政承诺活动。利用《丹凤纪检监察》简报先后刊发“廉文荐读”20余期,播放廉政公益广告100余条次,发送“廉政短信”60余条,收集廉政格言(短信)520余条。邀请知名专家来丹作反腐倡廉形势教育专题报告,建立县级廉政教育基地2个,创建各类廉政文化示范点38个。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反腐倡廉相关内容新闻、信息稿件70余篇,编发《丹凤纪检监察》简报60期,征集理论调研文章30余篇,为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健全完善机制,提升反腐倡廉工作水平。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和制度落实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全过程。今年来,一是全面推进“廉政灶”规范化建设。在认真总结镇机关廉政灶建设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制度、统一器具、统一培训”的要求,全面提升镇机关“廉政灶”建设水平,并在县交通局、教体局、法院、就业局开展机关“廉政灶”试点,组织对16个镇和4个县直试点单位廉政灶从业人员举办了为期一周的集中业务技能培训,统一设计制作了廉政灶标识。二是在32名县级领导中全面实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在县民政、林业、国土、住建、公安局5个县直部门实行了党政领导干部点名接访试点工作,全面推行信访工作“一卡通”和信访工作代理制,发放信访“一卡通”宣传资料7万余份,建立了208个村(社区)信访代理代办工作站,32名县级领导累计接待上访群众76批432人次,现场解决18件,立案交办58件,已办结32件。三是全面实行向重大建设项目派驻监督检查组制度。先后向投资总额3000万元以上的环东路建设管理处、江南保障房建设管理处、商镇重点段防洪工程管理处、丹凤县竹林关镇江北移民新区搬迁工程管理处派驻四个监督检查组,均按要求落实了办工场所、办公设施,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并有序开展工作。
强化监督检查,发挥服务保障经济发展作用。始终坚持把服务保障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检查形式和手段,持续不断开展监督检查活动。今年来,围绕各级各部门上下班纪律及考勤制度执行情况,先后深入各部门、单位以及县城农贸市场、小吃市场等场所,开展突击检查活动5次。围绕党的政治纪律执行、各级重大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落实、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实施、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各类创建活动进展、各项纪律规定执行以及特殊时期信访稳控等方面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活动15次。加大对存在问题的整改和问责力度,启动实施信访责任追究2次,确保了政令畅通。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对2010年以来的国土、水利、交通、住建、教育、卫生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摸排检查,检查项目47个,查出问题218个,发出整改指令书47件,并落实了限期整改责任。
深化源头治腐,拓宽预防腐败工作领域。前移关口,强化监督,不断提高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水平。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每月将28个牵头部门和16个镇上报惩防体系建设动态监测情况在动态监测平台进行发布。扎实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对全县113名党务干部集中进行了业务培训,在丹凤纪检监察网党务公开专栏将全县各级各部门党建工作动态、党务公开工作定期在网上公开。深入开展“小金库”和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核查“小金库”案件1个,实施责任追究3人,处理违规公务用车3辆。加强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工作开展全程监督,今年来全县共实施招投标35宗,价值27082.69万元,未发现违规问题和企业投诉,实施政府采购158宗,价值2438万元,节约资金258万元,节约率9.5%。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组织部分单位负责人赴商洛市地税局、三原县参观学习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先进经验,高标准启动实施了县财政局、公安局、教体局、人社局、交通局、水务局、武关镇、蔡川镇等7个单位工作试点,召开了全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推进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