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黄家瑞)柞水把创建生态文明村作为提升农民文明的有效载体,通过抓宣传发动、抓环境绿化、抓农民素质等有效措施,推动全县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向纵深开展。
抓宣传发动,浓厚创建氛围。一是制定了《柞水县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创建标准。二是结合包村联户对口帮扶联系村创建工作,实行公开承诺,严格落实包抓责任。三是充分发挥先进村的典型示范作用,通过组织群众到先进村参观学习,学习开展创建活动的方法,激发群众的创建热情。
抓环境绿化,创优美村庄面貌。一是以村庄绿化为重点,全面启动了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绿化树苗免费发放到村,树权落实到户,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树木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绿化工作效果明显。二是以“治理五堆、清楚五废、实现五化”的环境清洁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坚决治理畜禽乱跑、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污水乱泼等脏、乱、差现象,书写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主要内容的标语口号,创造文明、整洁的人居环境。三是提倡广大农民群众科学使用农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抓农民素质,树农村文明新风。一是充分发挥党校、村民中心在农民教育培训、文化科技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基地作用,开展各个层面的教育培训,逐渐把广大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继续实施“兴业富民”工程,把推进农村专业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产业作为重点内容,帮助群众掌握发展经济的技能。三是组织开展文明和谐家庭创建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和传统陈规陋习,自觉抵制邪教,崇尚文明、尊重科学,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