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石松 王极明)日前,柞水县启动2012年对新疆拾棉花劳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据笔者此前掌握的消息,由县劳动部门牵头和民间劳务经纪人组成的两个考察组先后赴新疆新湖农场进行了拾棉花劳务合作洽谈考察,代表部分劳务经纪人同种棉花户进行劳务对接的考察人员也即将返回。
“柞水拾棉工”是柞水县坚持十多年打造出的一项知名劳务品牌,如今在省内外都频有一定知名度。如今这项劳务在柞水已是被多数群众认可接受的传统劳务输出项目。鼎盛时期的2006年从柞水火车站开出拾花工民工专列运送3000多民工赴疆拾棉花,一季劳务创收1030万元。
08年以来随着兵团管理体制的变革,农场职工租赁经营土地后拾花价格、用工以及产品出售完全由职工自行确定,团场和连队不再招收拾棉工,由市场调节的拾花价格和用人体制让拾棉劳务风险增大,不确定因素增多。柞水县多年来坚持的由政府倡导号召、劳务大户(劳务经纪人)出面组织的管理模式受到冲击,群众自愿结伙外出已占对疆拾棉花劳务六成以上。2010年以来受新疆棉花市场价格波动过大的影响,机采棉的发展至使手工采摘棉花用工需要相对减少,拾棉花劳务市场价格因素使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安全上的不确定性因素等等的风险也考验着劳务经纪人。柞水县政府和当地劳动就业部门,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增收当作他们的头等大事,积极研究制定对策。他们一是坚持扩大宣传层面,努力做好群众的组织引导工作;从帮助外出务工人员预订赴疆车票等相关服务着手,加大组织工作力度。二是动员劳务经纪人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组织拾棉工,让群众自愿选择出行方式、引导棉花种植户实现与拾棉工的对接。三是针对拾棉花劳务的一些特点,动员组织群众自愿参加;要求一些体质较弱、有残疾、精神病史、高血压和其它隐性疾病人员不要参与此项劳务活动,保证拾花队伍稳定。四是及时考察、通报拾棉价格,给劳务大户、结伙外出的农民朋友提供政策引导,为团体外出民工购买人身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险,规避一部分外出务工风险。五是劳动部门加强同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根据兵团有关单位提供的拾棉、番茄信息,及时向广大拾花工通报拾花价格以及各团场、连队用工需求,使“柞水拾棉工”品牌队伍得以巩固,2011年组织拾花工2100多人,创收达10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