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刘辙 小平 治军)近日,商南县十里坪镇高山蔬菜、富水镇王家庄村大棚里的豇豆等秋延迟蔬菜相继成熟上市。这是商南县依据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建设设施蔬菜、高山蔬菜、特色蔬菜等多样化蔬菜基地的结果。
经多年建设,该县累计发展设施蔬菜2216亩,钢架结构的大棚亩收入在8000至1万元,日光温室亩收入可达1.6万元。显著的增收效益吸引了富水、青山、过风楼等镇的蔬菜合作社和大户今年新发展设施蔬菜300多亩,其中新建日光温室70亩,主要种植黄瓜、西葫芦、辣椒、茄子等绿色无公害蔬菜。他们结合高山地区土地资源和气候特点,依托十里坪镇川平蔬菜专业合作社,在该镇碾子坪、红岩、大竹园等村发展高山蔬菜500亩,种植秋甘蓝、白菜等,亩产均在6000斤以上。并大力建设食用菌、九眼莲等特色蔬菜基地。青山镇青山村农民发展设施白灵菇50亩,种植60万袋,采用菌菜轮流种植模式提高大棚利用率,成立丹江源食用菌合作社,注册“江岭”牌白灵菇商标。试马镇红庙村农民今年新建九眼莲60亩,全村九眼莲发展到160亩,部分种植户实施莲鱼共养,辐射带动清油河镇涧场村今年新建九眼莲33亩。
为推动蔬菜基地建设,县上对新建的纯钢架大棚每亩补贴7600元,对日光温室每亩补贴4万元。县农业、水保等部门及时为新增的设施蔬菜基地修建机井、自流灌等配套设施,他们还多方联系优质苗种,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基地建设,协调县内各大超市,畅通“农超对接”,联络河南南阳、湖北十堰等地客商,帮助销售基地蔬菜,促进了基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