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村62岁的王生泉说:“有陕北的好洋芋种,有专家的现场指导,配方施肥,还有病虫害防治策略,洋芋在地里不长都不行,个个都是半斤以上,3亩地卖了2万多元。”“半斤不算大,我家一斤往上的占多数。”3组的王生民话语中充满自豪。他的自豪让好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眼红,6亩地膜洋芋卖了4万多元,挖洋芋还是机械化。
在合作社这种集约规范经营模式带动下,村上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组建了马铃薯合作社、马铃薯协会,以马铃薯合作社和马铃薯协会为载体,发展本村马铃薯销售经纪人队伍,辐射带动周边3个镇,30个行政村、6000多农户投身马铃薯生产和销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合作社还获得了陕西省2010年粮油高产创建竞赛活动优秀奖。
示范引领成就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里程村是市长杨冠军的扶贫联系点,也是商州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市长杨冠军曾多次到里程村调研指导农业产业发展,并叮嘱当地干部要依靠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协会作用,适度进行土地流转,规模化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商州区把西片万亩秦岭脱毒洋芋作为全区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板块之一,按照“重点村整村整建制推进,加快部分镇办整体推进,探索整区推进”的模式,实现了商州马铃薯单产大增加、品质大跨越、产业大发展、竞争大提升。
目前,里程村马铃薯主导产业突出,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成了远近闻名的马铃薯专业村,秦岭脱毒地膜洋芋产品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中央电视台曾两次走进里程村进行采访报导。日子越过越好的里程村群众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又放眼更广阔的市场,致力于对本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以吸引马铃薯加工企业早日落户本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村上先后多方争取资金300多万元,建起了多功能村委会办公大楼,下一步将着力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在产品认证、基地认定、马铃薯储藏上再下功夫,力争建成集马铃薯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带动全区乃至全市农业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