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马泽平)在镇安柞水一带,人们把正月初一称之为“过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每年的这一天都在传统中透露着时髦,恪守中蕴藏着期盼。
正月初一“出天星”
从正月初一凌晨开始就鞭炮齐鸣,象征新年伊始的吉利,镇安柞水一带人们称之为“出天星”。
这时,一家男女老少着新衣。年青人忙着摆出鞭炮、烟花,在燃放鞭炮之前,他们首先得洗一个一年中最干净的脸和手,打上香皂清洗多次手脸之后,方可举行新年的第一次祭祀活动,以此来表达对神灵、先祖的虔诚和敬意。一般年长者在院子中央摆上方桌,家里主妇就会拿上猪头、水果、酒盅置于桌上,由家中老人面向黄历上所说的“出天星”最吉利的方向烧香、敬酒、磕头。祭祀中老人口中还要念念有词:财神、喜神、土地老爷,希望多多保佑我一家老小今年平安大吉、财源滚滚……祭祀完毕后,年青人迫不及待地点燃烟花爆竹,霎时家家门前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户户人家满堂瑞气,喜气洋洋。
初一不动刀 第一口要吃“金元宝”
正月初一这天,在当地是很有讲究的。这一天不动刀剪,菜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只需拿来用就是了。大年初一的饭菜,该洗的提前洗好,该切的也提前切好,和好面,剁好肉馅,等把所有活都干完的时候,才坐下来包饺子。
大年初一,无论是谁,第一顿饭吃的都是饺子,饺子里一般会包上洗净的硬币,也就是金元宝。老人有讲究这一天谁最先吃上“金元宝”,谁那一年最有福气。但是现在年青人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大年初一,照样吃的饺子,都是当天动刀,当天动手包饺子,随吃随下,这样新鲜。馅也不是单一的大肉馅,而是有牛肉,羊肉,虾,鱼等馅。生活富裕了,初一的菜还是摆得满满的一桌子,好吃爽口的多了,饺子成了一种摆设。
初一“聚财”有讲究
在镇安柞水,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星”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破财。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也怕因此破财。
正月初一吃过饺子,老人们都会带上家人到这一年出行吉利的方向打柴火回来,寓意主人一家财气旺盛。但是,现在年轻人吃过饭,儿女们和邻居一起三三两两各自打起麻将、上网、看电视,或在院子里借着手机里的优美音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不会在意老人觉得是否伤风败俗。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年岁岁,镇安柞水人正月初一独有的年俗中显示出一种有关生活、有关生命、时尚的延续与变迁。普通老百姓就是在崇尚自然、敬畏生命、呼唤快乐的年俗中,向着自己的幸福新生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