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记者 吕丽霞 实习生 周帅军)每年夏季,在我区的一些水库和丹江河道屡屡发生溺水事故。有关部门是如何强化河道安全管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的,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5月14日上午,来到丹江河道丹江公园段,丹江沿岸杨柳飘拂,河面上水鸟飞鸣,橡皮坝蓄起来的河水碧波荡漾,近处的高楼和远处的山脉以及蓝天白云倒映其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然而,在美丽的丹江河道水域,每年因下河游玩等原因屡屡发生溺水事故,这给当事人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我们在丹江公园看到,丹江河道管理部门在河道两岸一些部位刷写了“珍惜生命,远离水域”、“禁止下河游泳嬉戏”等警示标语,提醒大家切勿进入水域,务必注意安全。在丹江河道沙河子至龙山段,看到沿岸也有“禁止在河道采沙”等警示标语。在仙娥湖景区,同样也能看到一些醒目的提示语,告诫游人注意安全。但在采访中也发现,有些地段之间距离很远,却没有相关警示标志,比如在丹江河道中心街正对的行人桥和东环路正对的彩虹桥之间的区域就没有警示标语,而这一区域的人流量相对较大,河水也很深,刷写警示标语是很有必要的。还有一些警示标语因日晒雨淋,已经看不清所写的内容。另外,只有丹鹤楼边上的橡皮坝两侧的坝体对河水深度有所标示,但已模糊不清,其余区域均没有对河水的深度进行标示。清理河道垃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丹江河道绕城段河水最深处达4米多,一般的蓄水区域水深都在2到3米,不懂水性的人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现已进入夏季,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安全监督管理,加强警示标语的设置,引导群众不要在丹江河里游泳;加派人手,加强巡查,发现下河游泳行为,及时制止。同时严查河道非法采沙,保障河道行洪安全、河流生态安全和堤防、桥梁、护岸等工程设施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