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孙传卿)村上建有自己的宣传文化阵地,办有自己的杂志社,这在广大农村是一件新颖事。商南县富水镇王家庄村就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他们成立老年协会,创办《金秋文集》编辑部,在全县164个行政村中开创了村级办刊的先河,促进了乡风文明和文化发展,为发挥“五老”作用搭建了平台。
为体现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王家庄村加强老年协会班子和硬软件建设。去年投入2.5万元购置了演出台幕、音响、服装、乐器、道具,组建由86人组成的群众艺术团,实现了生产娱乐两不误,健身练舞同步行。发放老龄养老补贴9.3万元,高龄补贴8000元。免费为老人量血压、为残弱老人理发150人次。发放活动小礼品、重大节日发放慰问金累计达7200元,使老年人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在此基础上,该村通过办黑板报、播放光盘、阅览科技健身图书等途径大力营造农村敬老孝道文化新氛围。并由老年协会牵头,老干部、老教师参与,创办编印反映村文化建设进程、彰显时代特色、以老年人文作为主要内容的《金秋文集》。村党支部书记、村老年协会会长贺力尉说:“《金秋文集》是全县村级老年协会的首创之举,旨在为老年朋友搭建一个抒心展意、学习交流的平台,为青年人做榜样,释放发展正能量。通过抛砖引玉,使更多老年人参与文化建设,体现老辈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创新拼搏精神,彰显勤奋好学、上进求真、豁达友善的文明之风。从而打造精神文明软实力,为建设文化大村提供厚墩、多元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