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张希锋)日前, 商州区沙河子镇柴湾村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小区一期22栋楼主体全部封顶,内外粉刷全部到位,10月份即可搬迁入住。至此,全区2012年度开工建设的32个移民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实现了水、电、路、讯、视"五通",2900户安置房屋达到入住条件,其中1530户6168人迁入新居。2013年度规划新建的30个集中安置点已有28个开工建设,拟建安置房2819户。
商州区在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过程中,坚持"三安三建"工作思路。从2011年开始,对全区147个灾害点实行挂牌销号制度,对搬迁入住新居、按期拆除原住宅的地灾、洪灾和特困搬迁户,每户增加1万元补助,搬迁群众最高可享受5.5万元的建房补助。从今年起,区上对所有集中安置项目的规划设计、地质勘查、灾害评估等前期手续实行政府打包办理,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负担。区上在沙河子移民小区开展土地使用证及房屋产权证发放试点工作,移民群众可凭"两证"抵押,向银行申请5至10万元贴息贷款。
区上把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建设、产业开发、园区建设、土地流转及林权流转、空心村改造、农村能源工程相结合,在小城镇周边建设集中安置点,把搬迁户向小城镇集中,利用城镇的产业集聚功能,从根本上解决移民户的生产、生活及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鼓励群众跨区域搬迁,打破镇域、村域界限,让群众自主选择小城镇搬迁入住。2011年以来,全区有33个安置点布局在城镇规划区域,共有4069户15462人进入城镇居住,占搬迁总户数的47.3%。
移民搬迁与空心村改造相结合是商州区在推进移民搬迁工作过程中探索出的一条新途径。杨峪河镇吴庄村拆除原有的30多户常年无人居住的旧房子,新规划安置112户移民搬迁群众,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从今年开始,区上首次对沙河子移民小区等5个集中安置点免费配备了900多套太阳能热水器,为分散搬迁户修建了300多口沼气池,有效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