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孙传卿 刘小苍)近日,《商南县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敲定出炉,这标志着未来三年,商南将投入1.6亿元用于辖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养殖业污染整治、环境监管、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和水环境保护。
2013年至2016年,商南县将紧抓国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和2014年南水北调这一历史机遇,按照“三年实现丹江出境断面水质提升达标”的总体要求,通过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沿江小流域治理、工业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措施,不断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全面改善丹江流域水环境质量。
根据实施方案,治理重点是丹江干流、一级支流、沿江沿河工业集中区和工业企业、畜禽养殖业、城镇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治理范围为丹江干流商南段及其支流,涉及金丝峡、过风楼、水沟、湘河等13个镇。
未来三年,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投资7760万元,实施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及重点金属项目16个;投资1060万元,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10个;投资2460万元,实施镇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12个; 投资940万元,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13个;投资287.7万元,实施环保能力建设项目4个;投资160万元,实施镇村水源保护项目16个;投资800万元,实施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2个;投资2500万元,实施尾矿库治理项目4个。力争到2016年末,丹江商南出境断面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丹江一级支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丹江干流沿线各重点镇全部建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配套设施齐全,工业企业污水排放稳定达标。县环境监测站建设达到西部地区三级标准,重点镇设立环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