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王 攀 朱恢军 卢 霞)近年来,柞水县通过落实六项机制,逐步解决了幼儿教育起步晚,管理水平差,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
落实幼教资格准入机制,合理确定师生比率,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中小学转岗教师除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衷幼教事业外,还必须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幼儿教师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目前,通过幼教招考和中小学教师转岗等方式,为幼儿园配备专业教师190名。落实一日常规管理机制,对幼儿的晨间、离园、生活、户外、教育、游戏等一日常规活动,落实园长包年龄段、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的“三包”机制,实行家长接送卡制度,幼儿在园的整个时间段实施全程“监控”。落实办园行为督查机制,县教育行政部门定期从办园资质、办园条件、依法办园、队伍建设、安全卫生五个方面入手,对幼儿园注册年检、招生班额、环境卫生、基本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人员配置、课程设置、教材管理等18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规范办学行为。落实评优树模激励机制,开展教学能手、“一名三优”、骨干考评、轮岗竞岗、“三好幼儿”“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专业水平评价机制,定期在教师中开展绘画、弹琴、讲故事等基本功大赛,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3名教师荣获省级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7名幼儿教师荣获市级教学能手,4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落实城乡结对帮扶机制,以县幼儿园为龙头,定期开展请进来观摩、走出去指导、赴下去听课的模式,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全县幼儿教育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