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洛日报讯(文/图 张 弛 王 丹)“为警者,心要净;为公仆,执法公;警爱民,应和善。”这是山阳县公安局民警王闽青31年的从警格言。
现年53岁的王闽青1982年5月从部队复原被分配到山阳县公安局,先后干过派出所民警、刑警队刑警、禁毒民警、信访室民警等工作,在公安战线已经走过31个年头。
侦破大案冲在前
1993年6月9日,色河派出所辖区发生一起命案,县公安局立即抽调王闽青等40余名民警赶赴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王闽青等抓捕民警与犯罪嫌疑人贺某斗智斗勇,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和犯罪分子搏斗,右臂被玻璃划伤,仍带伤坚持把犯罪嫌疑人当场抓捕。
1997年3月,十里铺、过风楼、高坝等乡镇经常有妇女在晚上遭人猥亵、强奸。县刑警大队接到报案后,立即派王闽清等几名刑警进行调查。该年7月份,经过长期的调查取证,得知犯罪嫌疑人段某潜逃回家,王闽青、陈猛身着便装,在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周围进行蹲坑守候,在苦等三天三夜后,将犯罪嫌疑人当场抓捕。
2004年10月,缉毒中队接到高坝镇派出所报案,石头梁村有人在四处打听毒品价格,准备将自己进购的毒品出售。王闽青和中队人员一起乔装打扮成贩毒人员进行交易。在交易期间,为了取得对方信任,王闽青自愿尝试毒品,得到犯罪嫌疑人的信任后,设计抓捕方案,配合战友最终将贩毒人员全部抓获归案。
2010年4月,山阳县城区几所学校学生在放学途中经常被社会青年殴打,有的周末回家拿的生活费被抢劫,接到报案后,王闽青所在的城区中队派人日夜在学校附近布控排查。侦查确定犯罪嫌疑人为当地5名好吃懒做的社会青年,经常用扁担等钝器殴打学生,抢劫钱财。王闽青带领城区中队民警放弃节假日休息,连续对5名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案件破获后王闽青和中队民警对案件的受害同学进行慰问,并对他们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谱写警民和谐曲
1992年,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孤儿李某被拐卖到宽坪区湖坪乡白沙村,被解救到宽坪派出所后,王闽青主动承担起他的生活起居,为他买衣买鞋,生活上和他同吃同住。
2012年1月,城关镇甘沟口村张某在一工地不慎从2楼跌落,导致颈椎骨折,引起高位瘫痪。在诊治45天后,医治无效死亡。为了索取高额赔偿,家属与承包方多次发生激烈冲突,协商始终无法进行,导致死者沉尸28天无法安葬。在双方僵持中,为了避免双方情绪恶化,王闽青参与了本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反复对双方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双方的情绪得到缓解,在其他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将死者入土为安,为此事划上圆满的句号。
倾听民声化纠纷
2013年2月,山阳县公安局将具备丰富公安工作经验的王闽青调往信访室工作。公安信访工作繁杂、琐碎。王闽青说,公安民警既是执法者,也是群众工作者,敞开心门访民意,敞开心扉听民声,才能做好信访工作。刚刚到任信访岗位,王闽青就成功化解了一起长达8年之久的涉警信访积案。在信访工作岗位短短的10个月时间内,他共接待来访人员164人次,参与处理突发群体性事件8起,化解了一批疑难信访问题。
2011年8月8日晚,城关镇高家沟村庙沟组村民刘某余某的烤肉摊向余某讨要干活的工钱。候某正在烤肉摊喝啤酒,看到刘某待在烤肉摊不肯走,酒醉后的候某用拳头打了刘某。案发后,办案民警及时展开调查取证,但由于候某打架后去向不明,致使案件不能按期结案,刘某即以案件未查处结案为由开始上访。受理该案后,王闽青多次与信访人刘某面对面交谈,通过多方协调,使当事人双方打开心结,自愿调解协议,由候某赔偿刘某医疗、误工等费用5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