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盘点2013”系列报道·宣传文化篇
商洛日报讯(李 琳 赵晓翔)宣传文化聚能量,洛南儿女谱华章!
2013年,洛南县宣传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工作部署,以实施“学习教育提素质、宣传文化靓洛南、新闻宣传聚能量、精神文明美洛南”四大工程为重点,通盘谋划、分步实施、注重创新、打造亮点,为加快实现洛南美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在洛南这方人杰地灵的热土上,谱写了一篇篇传递正能量的华彩乐章!
健全机制创亮点,理论教育结硕果。该县以“学习教育提素质工程”为抓手,建立“党委委员率先,主要领导带头,科级领导干部主动参与”的党委理论学习和宣讲机制,不断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各项制度,创新调研方式,全县干部理论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干啥学啥读书年”活动,采取“五个一”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学习的针对性和积极性,去年先后为干部职工购买学习书籍20多种1000余册。成立由40余人组成的县委宣讲团,深入基层、村组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梦、“三个陕西”和县委十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宣讲,精心举办“华阳大讲堂”,先后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宣讲6场次,在县电视台《学习之窗》栏目录制播出理论专题20多期。成立干部流动培训学校,深入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织理论教员、党校教师及涉农部门“土专家”“田秀才”,深入各机关、各镇村开展送教下乡培训60余场,培训农民6万余人,推动了科学理论进教材、进课堂、入脑入心,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2013年,该县县委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2次,组织宣讲活动80余场次,各级领导干部撰写调研报告130多篇,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注重创新惠民生,文化事业大发展。大力实施“宣传文化靓洛南”工程,有效激发洛南儿女传承文化血脉,用文化开启智力改变命运。精心举办了“拥抱长安·洛南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结合春节、中秋等重大节庆,开展优秀影片放映、社火表演等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780余场次。组织“十八大催我奔小康·文化科技卫生惠民示范活动”,县直文化、科技、卫生、农业等40多个部门为基层群众赠送农用物资30多万元。隆重举办了第四届秦岭生态旅游节·洛南县癸巳年谷雨祭祀仓颉活动,集中展示了洛南特色文化。围绕打响“华山夏都”“汉字故里”“华夏摇篮”品牌,积极传播县徽、县歌、县树、县花、县鸟等文化元素,有效传递“洛南精神、洛南形象、洛南文化、洛南表达”好声音,有力地提高了洛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扎实开展“魅力华阳”文化精品创作活动,编印了《洛南精神·洛南人》劳模篇和道德精英篇两本洛南精神丛书,创作编排了《洛州儿女逐美梦》《华阳小沉香》等特色文艺精品节目,其中《走进新农村》剧目获全省第三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一等奖,眉户剧《女儿沟》获第二届商洛山泉文艺创作二等奖。围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在202省道、洛洪路沿线及城区主要街道等布置“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公益广告宣传画2000余幅,直观展示了中国精神丰富内涵。建成了汉字故里塔、洛书碑、洛南精神牌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基础设施,有效提高了洛南的城市品位。
把握导向求突破,新闻宣传显成效。按照“新闻宣传聚能量”工程总体要求,以主题宣传、亮点宣传、典型宣传为抓手,策划了一系列宣传战役,开展了有声势、有影响、有力度的重大宣传报道。组织开展了“走进华山南区·相约汉字故里·汇聚华夏摇篮”大型媒体采风活动和“贯彻党的十八大·唱响洛南新辉煌”系列宣传活动,在《商洛日报》刊发了“践行洛南精神·成就洛南梦想”12篇系列宣传报道。配合全市重大项目观摩,举办了四大百亿产业项目推介会,邀请21家中、省、市媒体对集中推介的四大类164个项目进行了报道。集中推出了麻坪镇陈台村扑火英雄殷本全、勇斗“武疯子”的公安民警李安民等一批先进典型,有效发挥了榜样的力量,凝聚了发展正能量。开展“随拍洛南美·成就我的梦”微博大赛,共有330人参赛,累计发博8万余条,浏览次数达1500万人次。洛南县委宣传部被陕西日报传媒集团评为2012年度新闻报道先进集体,反映洛南英雄民警李安民事迹的通讯稿件《热血写忠诚》获陕西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