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记者 马泽平)时间:4月12日
地点:洛南县四皓镇便民服务大厅
4月12日,适逢星期六上午,而洛南县四皓镇便民服务大厅仍有三名工作人员紧张地忙碌着。宽敞明亮的大厅一尘不染,来自社保、计生、民政的镇上干部各就各位。
当天上午,四皓镇白川社区居民白宝宝和妻子王娟正在咨询二孩生育方面的政策,计生专干刚给他们沏的茶水冒着热气。“我和妻子在西安打工,前不久接到老母亲的电话,二胎政策放宽了,就周末赶回来咨询,没想到周六他们还上班,解释得挺细致的。”白宝宝告诉记者,虽然他不符合政策,但是得到很满意的解释,心里也是热乎乎的。
刚刚办理完手头事的社保干部樊爱珍向记者倾诉:“国家规定一天工作8小时,但是我们一般上午8点到,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啥时事办完了啥时走。”她说,乡下百姓办事没有时间规律,只要老百姓方便,他们全天候服务,有时还专门上门为老百姓办事。由于忙于工作不能照顾孩子,她只好把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读书。“不过,当看到老百姓的笑脸多了,对我们的赞扬多了,我们还是挺高兴的。”
年轻的付小平是民政服务岗的干部,他介绍,自己的手机每天要保证24小时开机,有时群众半夜还要给他打电话。“群众啥时想起来,啥时就把电话打过来,我们就得细致地解释,老百姓半夜打电话,说明他有急事,我们解释好了,他们就不会跑冤枉路。”
作为民政干部,付小平已经成了村里一个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了。付小平说,去年腊月,本村的一个精神病人腿部外伤,付小平接到电话后,直接把满身污垢的病人背上车送到医院。“那个病人腿都烂了一个大洞,医生被熏得戴着三层的医疗口罩做伤口处理,你能想象得到那病人身上和伤口腐烂的臭味。”付小平接着说,由于亲属不管,自己只得代病人家属签字,才办理完住院手续。病人住院后,付小平亲自安排病人的后期养护。腊月三十下午了,镇上专门为病人请的护工没地方买饭,付小平只好亲自做饭送给病人吃,一直持续到今年正月初五。
“群众利益是第一选择,群众工作是第一责任,我们及时转变工作作风,最终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镇便民大厅主任任会锋说,三年前,四皓镇在全市办起了第一家便民服务大厅,就一直不断创新基层服务工作,现在连村干部也坐班便民大厅为民办事。仅2013年,四皓镇镇村两级便民服务机构共接待群众办事3105人次,化解矛盾纠纷6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