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见习记者 陈琛 董楠)“赵支书在我们村当支书的几年来,不仅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而且让大伙儿手头比过去有钱了,他很有威望我们都信任他。”4月30日,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村民李长虎对记者说。
这位村民口中的赵支书,就是赵怡根,今年62岁,法官庙人,2007年开始担任法官庙村村支书。第一眼见到他时,魁梧身材、精神矍铄的他看起来并不像是花甲年纪的人,矫健的步履、清晰的言谈更是透露出他灵活的脑筋。
据法官镇申国华书记介绍,2007年,法官庙村高田组修建便民桥,修了一半的时候,上面拨付的资金用完了,工程不得不停下来。看着修到一半的桥不能继续,村民们都觉得特别惋惜失望。当时,已经卸任的赵怡根主动提出继续担任法官庙镇村支书,这让很多人很是感动。因为当年村干部一年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很多人都不愿意担任村干部,而赵怡根主动扛起这个重担,自己贷款3万元买材料,继续为村民修建便民桥,不到3个月,便民桥就顺利建成。“往年涨大水时,大人必须背着孩子淌水过河,现在修好了,孩子上学方便了,农民种地也方便了,村民盖房子买材料的拉货车也直接能通到家门口了。”李长虎说。“我是老党员了,做事就要有个党员的样子,不能做半拉子工程,那样在群众面前就失去了信任!”说起当时垫资修路时,赵怡根坦然的说道。
采访过程中,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去年新农村建设,家家户户修路打场子,当时赵怡根身体不好,却经常带病顶着烈日来看工程进展情况,还帮助村民解决纠纷。有一次,村民陈某,因为隔壁村民修路要从他家门前过,他不仅不同意,还经常去邻居门口闹事。赵怡根专门把两人请到村委会办公室,苦口婆心地调解,还帮他们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最终两人和解,修路工作顺利完成。“类似事情还有很多,只要有纠纷,赵支书总是很耐心地调解矛盾,只要他出面,问题总是能很好的解决。他是大伙儿眼中的能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说道。
2011年,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也让赵怡根有了一个大胆的行动,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5亩,有5万多只鸡的现代化养鸡场,每年收入达30多万元。此外,他还高薪招用村上闲散的劳动力来负责鸡场平日的喂鸡、除粪、捡蛋、喂料等工作,为村上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问题。
“村里没有企业,很多人只能去外地的矿山打工,部分人还感染尘肺病,我想着办个养鸡场,既能解决部分人就业难题,也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在赵怡根养鸡场的带动下,从2012年开始,村里又陆续有开了两家养鸡场,鸡场经营已经初具规模的赵怡根也会担心鸡蛋滞销,“做点生意不容易,前几年禽流感的时候,为了做好提前预防工作,我都是亲自去西安畜牧总站,通过正规渠道买最好的药,回来教其他养殖户按比例按时喷放,几年下来我们的鸡场从没有发生过传染病。”赵怡根告诉我们。
“这几年来,我们村从当初的泥路变成了如今的通村、通户水泥路。过去村办公室和学校挤一起,也是赵支书多方协调,重新划定了村办公室,孩子们才有了宽敞的学习环境。”村民陈刚说。
2011年开始,法官镇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以支部为单位的“闪闪的红星”评选活动。今年,赵怡根以老党员、办实事、好口碑,当选“红星闪闪”先进人物。法官镇申国华书记说:“赵怡根默默无闻,担任村支书8年间,村里的纠纷少了,发展快了。作为村干部,特别是老党员,赵怡根总是以身作则,为村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