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陈俊)为了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丹凤县在为民服务行为、群众知识技能培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纠纷调解上下功夫,不断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功能,有效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该县针对基层群众办事不方便、信息技术渠道窄、基础设施维护难等困难和问题,相继开展了服务行为大规范、知识技能大培训、基础设施大维护、矛盾纠纷大调解等四大专项行动,真正做到解民忧、解民怨、暖民心。服务行为大规范行动在全县16个镇便民服务大厅的窗口实行AB岗,轮流接待办事群众,随时承办涉农事项的承接、转交及办理、代理工作。对已建成的172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实行每周二、周四坐班制度,对未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的36个村统一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由镇包村干部或村干部负责代办群众事项,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办事。同时,分层分类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十佳便民服务中心”和“十佳工作人员”评选活动,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知识技能大培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公民道德、农村实用技术、金融知识等内容,利用农家书屋、互联网等平台,进行知识培训,发布农产品信息,加快信息流通,实现资源共享,方便群众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基础设施大维护围绕水电路讯等,按照基础设施项目维护基金筹集管理办法,把维护资金列入每年200万元村级基础设施后续维护基金预算,由镇村联合组织实施,对损毁设施尽快修复,不断改善农村面貌。矛盾纠纷大调解组织干部走村入户,采取定期下访、定点下访、预约下访、专题下访、联合下访、上门回访的“五下访一回访”工作方法,扎实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活动,对排查出的重点问题,落实领导包案调处和“五个一”调处责任制,集中解决矛盾纠纷,达到农村家庭、邻里、干群之间的和谐的目的,有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通过以上四大专项行动的相继实施,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众办事由自己跑变成了干部跑,群众要求办变成了干部主动办,干群关系得到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