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冯江慧)在洛南县景村镇老虎圈村,有这样一位老人,他30年如一日义务修缮、管护该村通向外界的公路,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当代愚公”的洪万福。
老虎圈村位于洛南县景村镇以南15里,与丹凤留仙坪毗邻,洪万福居住的11组位于景丹路以西大西沟垴。“房前屋后都是山,洗条毛巾晾不干”,这是洪万福居住地的真实写照,洪万福家门前有一座岭叫洪家岭,洪家岭上仅有的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是村民出村办事、外人进村的唯一通道,老虎圈村11组的村民世世代代行走在这条羊肠小道上。由于交通不便,农作物运不出去,生活用品又拿不回来,群众生活十分苦焦,道路成了制约该组经济发展的“瓶颈”。
1984年,时任老虎圈村村支书的洪万福,决定修通这条路。他带着群众开始凿山修路,没有大型机机械,他们就用镢头一镢头一镢头挖,一铣一铣地铲,一米一米艰难向前推进。早迎朝阳,晚送霞光,拓路面、破大石,经过大半年的艰辛努力,他们终于凿出了一条宽3米、长5公里的“天路”,“天路”修通后全村老少欢呼雀跃,拖拉机、小型农用车、小轿车畅通无阻地行走在这条“大”道上,群众昂首阔步走上小康路。
然而没过多久,1985年秋,这条路就被一场无情的暴雨破坏得一塌糊涂,千辛万苦凿通的路毁于一旦,老人伤心地哭了。原来,这条砂石路表面是碎石,底子是泥砂,加之新修路还没踩坚实,路边没有排水渠,暴雨将山上泥石冲至路上,洪水直接冲击路面,路基塌陷,整条路变得泥泞不堪,老人心疼极了,他立即带领村民对损毁路面进行修缮。
此后,洪万福和后几任村支书到处争取,但路面一直没有硬化。为了确保村民通行,30年里洪万福义务管护着这条路。洪万福说:“这条路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对他早就有了感情,我要看着他永远健健康康。”老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路上走走看看,晴天清扫路面保持干净,雨天及时清除路面淤泥乱石,对垮塌路段自己搬运石头垒砌。30年过去了,洪万福虽早已不是村支书,也不再年轻,多少次为修路砸伤了手脚、扭伤了腰,他都强忍疼痛,继续奔波在这条路上。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这条倾注着洪万福老人心血的路目前已纳入村域路网改造规划中,不久将被硬化。75岁高龄的洪万福显得分外高兴,他说,无数个梦里,他都梦到自己头戴探照灯,一手拿扫把,一手拿洋镐,走在这条路上。现在这条路要硬化了,他心里高兴,以后他还会照常去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