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肖云 见习记者 谢非 实习生 王丹)
21年前,柞水县车家河村年轻小伙余正奎在义务为本组架设电线杆的过程中,意外从近20米高的杆子上坠落,当场昏迷不醒,村民们拉着架子车把他送到了县医院,医生诊断结果是脊椎、尾椎、右脚等多处严重骨折,7天后,余正奎醒了过来,但自己从此落下了三级残疾。日前,记者在车家河村一组见到了余正奎,他已是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年收入达10多万元。
“那年出事后,我在床上一躺就是大半年,连大小便都要靠媳妇照顾。”后来慢慢能下床了,余正奎却发现自己不能弯腰,不能出力,身子稍一用劲就有种钻心的疼,甚至连一袋面、一桶水都提不了。余正奎清楚自己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浑身有使不完劲的壮小伙了,他开始变得自卑、消沉,整天哪也不愿意去,万不得已出门也是选没人走的小路,匆匆办完事又一头扎进屋里。
余正奎的妻子袁惠凤回忆道,那时,公婆年纪都大了,两个女儿才四五岁,还有一个失去双亲嗷嗷待哺的小侄儿,全靠她一个人种庄稼卖粮食养活。“他爸出事后,娃们急得直哭,我还要强打精神到处借钱。”袁惠凤说,那年春节,丈夫睡在床上不能动,组里看到她家这个情况,还特意给了50元钱的贫困户慰问金,她用这钱给小侄儿买了一身新衣服,余下的钱买了点白菜、豆芽,这个年终于熬了过去。
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眼看家里穷得快揭不开锅了,余正奎强打起精神,和妻子打算着未来的出路。刚开始,他骑着摩托四处收木耳、香菇等土特产卖。一年后,家里情况好些后,余正奎又买了个大货车,自己到处找客源送货。为了多挣些钱,他经常翻越秦岭走5个多小时的山路往返于关中和柞水。有一年冬天,余正奎和另外两个大车司机从镇安木王运送木料到户县涝峪,不料走到路上,下起了大雪,转眼的工夫,雪就没过了车轮,车被困在一个荒无人烟叫不上名字的山里,和外界基本处于失联状态。3个人走了30多公里,终于到了有人家的地方。六七天后,雪停了,积雪慢慢融化,汽车在发动声中缓缓前行,走出了大山。
2000年前后,农村正处于蓬勃发展、改革的时期,很多农民拆掉旧房子,盖起新房,余正奎瞅准了用砖需求量猛涨的商机,他考察了一下,发现本地砖厂很少,大家用砖多是从关中往回运,就果断把车卖掉,在本村租下一块空地办起了砖厂。4年时间挣了20多万元,他用这个钱盖了一栋两层半带前后院落的楼房,一大家子人终于离开七里沟口的土房,搬进了漂亮舒适的新房。
2010年,余正奎请人改造了厨房、客房、餐厅、院子,在后院空地种上了绿色蔬菜、水果,并请来同村6名厨艺较好的妇女,向客人提供原汁原味的农家家常菜。现在,余正奎的农家乐因味道好、环境美,做生意厚道诚信,生意越来越好,几乎每天都有客人上门,而且很多都是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