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王尚锋 王 涛)青山映衬,绿水环绕;道路平坦,楼房林立。耕地播种的、采摘药材的、养鸡放羊的……在深秋季节,记者在丹凤县峦庄镇境内的汪家沟村看到,处处是祥和丰收的景象。
10月11日清晨,天刚放亮,太阳还淹没在云海中,村民方明全就起床忙着给灶房安装换气扇。方明全告诉记者,他家里有5口人,从2002年起就在陕北的黄陵煤矿打工。2005年,他把家里的地转给别人耕种,自己带着妻子外出打工。目前,他在矿上还当上了领班,负责井下的安全、生产、质量,一天工作8小时,挣260元,一个月工资7000多元。2008年他花20多万元建起两层八间楼房,屋里家电、太阳能热水器等现代设施都有。他们方家组一年就有二三十人外出打工。外出打工的基本上都盖上了楼房。
56岁的村支书阮英成说:“汪家沟村有500多户1800多口人。目前村上所有组的路面已经硬化,仅剩一个组道路即将硬化。村上引导群众发展天麻、猪苓、茯苓、香菇、山茱萸、核桃、养鸡、养羊等产业,一年还有500多人外出搞劳务,劳务收入已占群众年收入的七八成!目前,全村一年一家就有两个人外出务工。现在村民年纯收入7600元。有钱后的群众现在基本上都修了楼房,买了家电。村民和城里人几乎没啥差别!”
村主任阮英堂欣喜地说,水泥路直通群众家门口,村上也开始整治环境卫生。现在群众增收的渠道多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剩下的老年人就种药材,头脑活的搞收购,凡是有能力的各自发展产业。农闲时节,吃过晚饭,村口的路灯亮了后,妇女们就在学校老师的带动下,在村社区的水泥院子里,跳上现代舞蹈。那场面,好不热闹!
阮英成说,现在政策好了,群众得到的实惠也多了。目前村上贫困群众中,五保户、低保户有政府兜底,不愁吃穿!而一些相对的贫困户,又有政府实施“双包双促”,有单位进行精准扶贫,对口包村包户。他希望政府今后能在群众发展主导产业上多些实实在在的支持,把具体的政策、资金、项目落到实处,进一步鼓励、支持群众发展产业来脱贫致富增收,让群众最终自食其力、自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