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朱恢军 王 淼)“现在是冬天,我照顾完上学的娃之外,还在村上的合作社里打工,一天就干七八个小时,能挣50多元钱,都是手工活,也累不着,一月能挣1500多块钱。在村里打工,不耽误农忙,既能照顾好老人和孩子,还能赚钱贴补家用。”柞水县瓦房口镇老庄村村民张娟高兴地告诉笔者。
瓦房口镇老庄村村民党万斌10多年前就开始从事核桃加工,近年又组建农民合作社,每年加工核桃70吨,红香椿80吨。每年都有10多名留守人员不定期在合作社从事红香椿和核桃加工,收入10多万元。
“每到春上,我们村上在家的人都忙着打香椿,秋季都忙着打核桃,香椿和核桃都送到万斌这里,光这两样,我们村上的村民每年都能收入上百万元,现在大家也尝到甜头了,有空就多栽树,多科管,春秋两季就能挣个轻松钱。”老庄村村支书王国政说道。
近年来,柞水县大批男性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和经商,留守家园的妇女便担当起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孩子的重任,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但在农闲时,她们每天忙完家务事后便无事可做,许多留守妇女整天闲逛,甚至参与赌博。为改变留守妇女的现状,拓宽留守妇女增收渠道,县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引导农民创立专业合作社。在一系列强有力的优惠措施催生下,该县涌现出一批产业园、养殖基地、食用菌基地、药业种植基地等经济实体,为留守妇女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该县为留守妇女免费提供“阳光培训”“雨露计划”等技能培训,使她们快速掌握技能,增加就业门路。“农忙下地种田,农闲进厂打工”已成为当前柞水农村妇女在家门口挣钱增收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