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陈风军)今年7月,镇安县庙沟镇因个别村低保评定不公,没有严格按法规办事,被媒体爆料后全镇被推上风口浪尖,34名镇村干部被问责,受到党纪、政纪和法律处分。农村低保的表象,实际反映的是干群关系。如何架起一座干群连心桥,真心倾听群众呼声,切实回应群众关切,成为新组建的庙沟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部热线连千家
“没想到我们一个民情热线电话,就起了这么大作用,我们以后有难事,就不用愁了。”蒿坪村吴家洼烟农蔡林说,今年村上发展了800亩烤烟,9月份中旬下起了连阴雨,通往吴家洼群众的道路被水冲毁,眼看到了烤烟运输出问题,他就拨通了民情热线请求解决烤烟生产的运输问题,没想到镇上及时联系县上有关部门,筹措500余万元资金,为他们改电、修路、拉水,今年吴家洼烤烟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实现了脱贫目标,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针对庙沟镇情实际,镇上在每个村成立心连心工作室,开通了1365999热线电话,寓意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永远为您开通,热线电话由专人负责接听,驻村第一支部书记直接处理督办群众诉求。五一村群众打来热线电话,反映搬迁点建好后水和电存在问题,第一书记王兴斌积极联系筹资40万元,和群众一起埋管道、修建水池。目前自来水已接通,电也马上改造到位。
两项管理赢民心
中央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如何把政策执行好,坚持公正公开,让党的政策在阳光下运行才是健康之路。为了确保涉农资金不出问题,该镇提出了学习法规明、研究程序清、严格对象准、参与群众认、留档媒体信、正确党放心六大目标和十三个工作程序,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初评、复评、终评三轮评定,让惠民政策坚决做到公开公正。“对老百姓来说,你把低保这样严格评定,我们所有老百姓都心服口服。”双喜村贫困农户80多岁老人田玉元看到村里正气上升的新面貌,主动捐款200元后,还给修路工人背来洋芋和蔬菜,支持村上修路。
为了加强干部管理,镇上还制定了镇村组干部入户率、解决问题率、群众满意率的“三率”考核办法,由专人抽查考核,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当下,矛盾化解在基层。镇上为每位干部配备民情日记,在扉页上醒目地写着“水能载舟,水亦覆舟”,时刻提醒每名干部,百姓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庙沟镇制定九九健康卡、九九长寿卡、九九喜庆卡、八八圆梦卡、六六奠基卡等连心卡,拉近了群众与党委政府的距离。蒿坪村强丁喜过去对党委政府很有意见,今年他受伤住院,包村干部及时看望,为他送去九九健康卡。他一连说了两个没想到,回家后就把卡放在神龛,并说,“现在的党委政府就是我心中的天地君亲师。”
三大工程促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民心不顺,其实还是群众不富。该镇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打造村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陕南民俗江南水乡旅游项目三大民心工程,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完善基础增活力。半年来,镇上多方争取,建成五一、蒿坪两处可容纳96户的陕南避险搬迁安置点;投资近80万元建起了群众期盼数十年的沙河口大桥,蒿坪、五四两条便民桥正式投入使用,双喜村过水路面即将竣工。东沟、双喜两条水泥路建成通车;蒿坪、东沟、五一、双喜等四村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全面实施,吴家洼等三条烟区生产机耕路建成通车,全镇制约发展的瓶颈正逐步打破。
产业发展助增收。庙沟镇引进华美油脂公司投资近500万元,建起油茶基地和育苗工厂,现已完成油茶建园3900余亩,另建成20余亩110万株油茶育苗基地,可直接解决当地150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带动上千人脱贫致富;完成蒿坪沿线5000亩板栗高接换优工程,探索发展板栗林下套种蘑芋500亩,支持1000多名群众发展蚕桑2800张,年收入400万元,使得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并焕发出新的生机;发展烤烟3000余亩,预计可缴烟叶60万斤,实现群众收入近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