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刘春荣)踏着冬天的早霜,我来到丹凤县资峪镇店子村张榜治老人的家,见到了历经解放大西南、跨过鸭绿江,从硝烟弥漫的炮火中走过八旬又三的老人——张榜治。老人虽年事已高,但耳聪目明,思路清晰,讲起他参加解放大西南的战斗和抗美援朝蹲坑道的岁月,依然讲的是那样津津乐道,讲到激动处,他还站起来作出手端冲锋枪,扫射敌人的威武姿势。
起义参加解放军
老人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一岁半时父亲不幸去世。大概是1948年7月左右,龙驹寨来了一支队伍,15岁的张榜治听说这支队伍专和地主老财作对,还给穷人的好处,就去投奔,撵到界岭跟还是没有撵上。刚好龙驹寨驻防的国民党部队招兵,他就参加了国民党的部队。张榜治所在的那个团杨副团长是我党地下工作者,就在该团与解放军防御相持的时候,一天夜里杨副团长找到在警卫连当兵的张榜治和他的战友说:“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实行大反攻,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弟兄们要想活路的话,就跟我一起起义投诚解放军。”还没等杨副团长的话落地,张榜治就“唰”一下站了起来:“杨副团长,我跟你走!”在杨副团长的带领下,该团走出蒲城县城接受人民解放军整编。接受整编后,张榜治才知道他所在的部队是杨得志部队19兵团62军191师573团3营9连(老虎连)。
进军解放大西南
1949年5月20日,张榜治所在部队参与解放了古都西安。随后,他随部队经宝鸡,翻秦岭,一路挺进汉中。汉中解放后,张榜治所在的部队奉命进军四川。他们战广元,克绵阳。1949年冬,解放军东西夹击,向大陆最后一块被国民党占据的地区——大西南发起攻击。在解放成都战役中,张榜治在两天两夜的激战中,面对敌人喷着火舌的枪林弹雨,毫无惧色,一路冲杀在前,杀敌多人,荣立了二等功。战斗结束后,连团支部决定吸收他加入共青团。
1950年3月,在刘伯承等的指挥下,部署了解放战争中最后一个战役——西昌战役。张榜治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后,北渡金沙江,南抢大渡河,长驱直入挺进西昌。战斗中,敌人一个暗堡喷发出罪恶的火舌,眼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愤怒的张榜治请求排长准许他前去炸毁这个拦路虎。被批准后,他夹起一个炸药包猫着腰,左躲右闪,一会儿匍匐前进。就在快要接近那个暗堡时,一个子弹射来,他的腿受伤了。他掏出临时包扎带,熟练地包好受伤的腿,又夹起炸药包匍匐前进,终于炸毁了那个暗堡。4月7日,西昌战役胜利结束。
保家卫国入朝作战
朝鲜战争爆发后,张榜治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赴朝参战命令。就在他们跨过鸭绿江,走了百十里路之后,他们与美军一个师相遇,激战一天一夜,消灭了敌军一个团。
在张榜治老人的记忆里,马良山战斗的记忆还是那样的清晰。
据老人回忆说,马良山山势陡峭,易守难攻,他们和敌人展开了拉锯战,硬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老人说,他记得一次敌人先用四五十架飞机轰炸大约20分钟,山上浓烟滚滚,一片火海。随后是炮群轰击,炮弹像雨点一样。然后是坦克冲到阵地前,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后才开始发起步兵冲锋。
一天凌晨2点,一个战友不小心踩着了敌人埋在阵地前的地雷。刹那间,敌人的轻重武器一齐开火。张榜治冲锋在前,一路呐喊着扑向敌军阵地。等击退敌军,天亮了,一个战友走过来指着他的帽子问他是怎么回事时,他还一脸茫然。当他从头顶摘下帽子看时才发现,他的帽子被敌人的子弹打了个穿堂过,再用手一摸头顶,头发也被那子弹打了一道渠。
张榜治在青十里战斗中担任了尖刀组组长,配发了一支冲锋枪。战斗中他冲锋在前,一口气击毙20多个敌人,荣立二等功。战斗结束后,连支部决定接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来他所在的团成立高射机枪连,他被调到高射机枪连,一个月时间里他和战友击落敌机24架,他本人就击落敌机3架,他们连荣立了集体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