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见习记者 陈琛 董楠)山阳县板岩镇耿家村闫湾组,43岁的何遐鹏一边在办公室整理村里居民健康档案,一边跟挂针的患者聊着天。这已经是他在这个村里当村医的第十五个年头了。
1992年何遐鹏考上山阳卫校,入门之后,何遐鹏才知道自己原来如此地喜欢医学专业,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那时候每年都会得奖,毕业的时候,还获得了商洛市西医士专业第二名。”回忆起当初的选择,何遐鹏觉得是正确的。
1995年,何遐鹏从卫校毕业,开始了自己的从医生涯,他被分配到户垣地段医院,负责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些最基础的防疫、接种工作。第二年,因为撤区并乡建镇,何遐鹏被清退,在色河镇办起了卫生室,慢慢接触病患。1998年一天早晨,何遐鹏的诊所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说自己的爷爷一直吐血,何遐鹏立即背上急救药箱,跟着小伙赶了五六里山路。“当我到他们家的时候,门前道场上两大摊鲜血,让人触目惊心 。”何遐鹏说,“首先想到的是上消化道感染,测量血压已经为零,心率也已经数不清楚,我很紧张,但还是即刻给老人进行了抗休克治疗,两个小时候,老人才慢慢清醒,生命体征恢复。我悬着的一颗心才松了一点。”随后,大家把老人送去医院,老人才得救。一周后,老人的儿子来感谢何遐鹏,何遐鹏也只是笑着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后来,何遐鹏回到了自己家门口做村医。那时候板岩的条件差,交通不便,全村2000来口人,只有三两个村医,每当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想到的总是何遐鹏。2012年元月前后,正是流感发作季节,孩子感冒发烧的特别多,晚上经常是刚躺下,家门又被敲响。“村医就是这样,有时候吃着饭,有人叫就走,回来再热,刚端上,又来人叫去看病,一碗饭热一遍又一遍,都没有吃完。”
2013年正月初六,何遐鹏还在朋友家吃饭,邻居打来电话说附近一个产妇要生了,让帮忙接生。何遐鹏赶紧赶回去,那时候产妇就在地上,半个多小时后,孩子顺利生产,看着村民把产妇抬回去,母子平安。何遐鹏长吁一口气,这样的事情,在他从医的十多年间已经太多太多。
2007年开始实行新合疗、药品零差价销售,解除看病难看病贵的政策,对村医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大、任务多,工作细,差不多每天都超负荷的工作,何遐鹏虽然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可是当他看到乡亲病痛时候来找他的样子,咬咬牙依旧坚持在耿家村自己的阵地上,廉洁自律,严格要求,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得到了乡亲的认可和信任。闲暇时候,他还给村民普及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计划免疫、传染病预防、孕产妇保健……只要是涉及乡村医疗工作的事都是他一个人完成,他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坚守着村民的健康防线。尤其是赶上给老人做体检的时候,要提前很多天去挨家挨户的通知,每年6月8日早上开始给全村160多名老人体检,量血压、脉搏、心率等十多个常规项目下来,就要忙到中午一两点,饭都顾不得吃,担心老人们的身体,何遐鹏让媳妇做饭给他们吃。等做完这些老人的体检,还要去通知那些没能来体检的老人去下一个村子参加体检。“我自己不怕累,就怕耽误了老人们体检。”有时候何遐鹏还要走三四里路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药。
因为出色的表现,何遐鹏2009年被评为省级优秀乡村医生,2010年度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先进个人,在他的抽屉里放着厚厚一叠红色的证书,这是他多年辛勤工作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