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移民搬迁商洛实现小康的基础工程

移民搬迁商洛实现小康的基础工程

2014-12-30 09:22:47


  积极化解用地矛盾
  鼓励集中安置、上楼安置和跨区搬迁,缓解土地承载能力不足问题。商洛山地多平地少,尤其是适宜较大规模集中安置的大块平地不多,特别是柞水、镇安、山阳三个县更少。鉴于此,建议采取三种办法:一是鼓励集中安置和上楼安置。坚持“三为主”原则,集中力量建大点,不断扩大集中安置,逐步取消分散安置,大力实施上楼安置,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避免小而散、复制落后农村现象的发生。二是集约利用闲置土地。探索建立土地银行,收储和经营闲置土地,加大造地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增量土地,实现土地占补平衡。三是探索实施跨区搬迁。制定出台外迁政策,允许市内跨县区安置,鼓励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搬迁对象,采取投亲靠友的办法,通过举家搬迁,走出县区、走进市区。对于这部分愿意出去也能够出去的群众,当地政府不一定非要给他建房,可以把建房补助款补给迁入地。
  妥善解决退宅复垦问题,促进土地占补平衡。12月9日,省政府召开的陕南地区移民搬迁领导小组会提出,今后无论是分散安置还是集中安置,均要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为此,建议采取以证换证、拆旧补偿、限期自弃三种办法:“以证换证”即加快搬迁户新居宅基证和房权证办证步伐,实行用迁出地宅基证换取迁入地宅基证和房权证,促进搬迁户住新拆旧;“拆旧补偿”即按照每户5000-10000元的标准,通过从土地增减挂钩新增收益中安排一定资金,设立移民搬迁拆旧奖励专项资金,用于搬迁户拆房退宅以奖代补,激励搬迁户拆房退宅;“限期自弃”即允许搬迁户原宅继续保留,过渡3年后,过渡期满责成自行放弃。
  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建议着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发展经营业主。建立搬迁户承包农地林地流转服务平台,制定更加优惠政策,创造更加优越环境,提供更加可行项目,吸引客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通过建设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产业基地、生态观光园等,承接和开发流转土地,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第二,推行连片流转。对于整体搬迁的,划定避灾搬迁流域和扶贫搬迁区域,实行避灾流域和扶贫区域整体搬迁、整体退宅,连片流转、连片开发。第三,异地充分就业。通过以强化迁入地产业配置带动移民就业、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等措施,解决搬迁对象的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间接有效地促进土地流转。
  多渠道解决移民就业
  开展技能培训和信贷支持,增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用足用活现有职业教育扶持政策,有效整合人社、教育、扶贫等部门资源,加强搬迁户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使搬迁群众每户至少有1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至少有1名劳动力就业。充分利用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等平台,对移民适龄人群开展3-5年全日制免考免费职业学历教育,提高移民的文化水平和谋生能力。与此同时,一方面,探索设立移民转移就业专项基金,为在城镇和园区集中安置的搬迁群众转移就业提供贷款贴息;另一方面,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做好搬迁户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信用等级证发放,为移民提供创业信贷支持。
  拓宽移民就业安置渠道,建立稳定收入来源。近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把迁入地产业发展规划、搬迁户就业规划和搬迁总体规划同步修编、同步实施,围绕现代工业园区、特色农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精品旅游景区布局集中安置点,增加移民就业,达到开办企业解决移民就业、依靠移民解决企业用工“互补双赢”的目的。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对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逐点规划配套产业,重视培植加工、商贸、运输、旅游等“无土产业”,通过移民产业发展,推动搬迁地的农业资源向工商资本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传统农民向市民或产业工人转化。在这方面,镇安、山阳两县的做法值得借鉴,如镇安云镇花园移民社区,在启建之初就同步规划建设仿古商业一条街和中小企业孵化园,计划安置5000户移民就业;又如山阳高坝店镇在安置点附近配建移民搬迁产业园区,仅食用菌香菇加工厂一家就可解决200余名移民就业。与此同时,建议效仿丹凤竹林关镇江北移民小区规范社区物业管理的做法,注重移民后续管理,探索由县区政府牵头组建移民搬迁物业服务总公司,并在镇办成立相应的物业分支机构,统一为集中区移民户提供物业服务,起步阶段由财政适当补贴,后期实现市场化经营,形成“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移民参与”的管理体制,让移民户切实感受和适应、融入城市(镇)生活,加快农民变市民步伐,开启移民富足安康的新生活。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核桃仁市场遭遇寒冬

    品质下降是核桃仁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肖云 张萍)“我做核桃仁生意有20年了,今年是市场行情最差的一年。”龙先生在市区某农贸市场有一家专门经营核桃仁收购和批...

    时间:12-30
  • 寺坪镇7个合作社吸纳5000贫困人口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汪 锳)丹凤县寺坪镇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精准扶贫方针,成立7个专业合作社或协会组织,吸纳贫困户5000多人,大幅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寺坪镇根据当...

    时间:12-30
  • 深山公路处处畅

    塬通村水泥路以路为家的养路工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王荣金 阮班义)驱车行驶在山阳县银漫公路上,路面平整干净,路旁岩壁上,或因地取材的景观石上,总会有引人的温馨祝福标语,或者安全行驶动漫彩图。...

    时间:12-30
  • 商洛市2村被命名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谭显根 王富晋 左 京)国家民委近日发布《关于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我市镇安县茅坪回族镇茅坪村、西口回族镇聂家沟村名列其中,荣获国家民委命名的首批“中国少数...

    时间:12-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